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气节观应是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标准
作者:巴新生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气节观应是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标准
王安石的儒学人物评价及其道统观
作者:李祥俊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儒学  道统 
描述:王安石一生的学术宗旨是要建立新经学、新儒学来统一全社会的思想。王安石把圣王之道作为儒学的真精神,把经书传习作为儒学的存在形式,把儒学创始人孔子看作是古代圣王之道的继述者,赞扬后世能够振兴儒学的豪杰之士,并自觉地以道统传承为己任,表现出掩迹孔孟、自作圣人的人生抱负。
从《论语》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再探
作者:闫春新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管仲  道义  功利  《鲁论》  《齐论》 
描述:《论语》孔子关于管仲的评价或褒或贬,褒贬抵捂,令人费解。本文认为,孔子守道达变,他实际上是从道义和功利两个角度分别对管仲予以评价:一为以价值判断;一为用事实说话。
论叶梦得《石林诗话》对王安石的评价
作者:李香麟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梦得  叶梦得  《石林诗话》  《石林诗话》  王安石  王安石  精工  精工  诗风转变  诗风转变 
描述:叶梦得《石林诗话》对王安石有颇多论述,后人对这些论述褒贬不一。今以客观的态度重新审视《石林诗话》主要谈到两个问题:一是王安石诗歌的精工;二是王安石诗风的转变,即由早年的以意气自许转向晚年的深婉不迫
权奸与文豪-明人对王安石的评价
作者:蔡崇禧  来源: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历史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评价  明代思想  明代思想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描述:石為人所熟知的另一形象-文豪則是於明代葉的內憂外患下,由幾位一心想復興國家的士子提倡下慢慢形成。由此可見,明代是王安石權奸、文豪形象固定的時期。藉著研究這位歷史人物,了解其評價的發展與轉變,將
宋以来曾巩散文评价略论
作者:钱贵成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资料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宋以来曾巩散文评价略论
晏殊《珠玉词》的分类评价
作者:宋国荣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珠圆玉润  珠圆玉润  无病呻吟  无病呻吟  分类评价  分类评价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描述:逝的惆怅和春光美景不能长驻人间的惋惜之情;第二类,代女子而言艳情的词和表现自己优游岁月的词;最后是无聊而缺乏真情实感流于庸俗的词.
试论后世对邢昺《尔雅注疏》的评价
作者:霞紹暉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疏  尔雅  名物  郭璞  王安石  宋代  朱熹  清代  训诂  重要作用 
描述:《尔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训诂专书,也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在我国文献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尔雅》汇集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古语、方言和名物词汇,记录了中国当时的典章礼仪制度,在我们阅读古籍、辨识名物、了解典章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正如郭璞《尔雅注·序》所言:"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
权奸与文豪:明人对王安石的评价
作者:蔡崇禧  来源: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 年份:197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历史人物评价  明代思想  唐宋八大家 
描述:权奸与文豪:明人对王安石的评价
“元季之虎”素:兼谈《儒林外史》对素的讽刺
作者:李圣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林外史  贰臣  朱元璋  明清易代  元明易代  历史形态  吴伟业  矛盾心理  文学史  特殊形态 
描述:历史上的易代之变不仅催生大批遗民,也提供了贰臣生成的空间。元明易代,作为一种与宋元、明清易代不同历史形态的变革,所促生的遗民、贰臣群体有其特殊形态。因汉人政权重建,贰臣的故国与新君矛盾心理固难调和,但又不同于赵孟等元初贰臣、吴伟业等清初贰臣。忏悔往往是贰臣诗歌的中心话题,明初不然,忏悔非主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