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68)
报纸(697)
图书(77)
学位论文(43)
会议论文(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41)
地方文献 (348)
红色文化 (124)
地方风物 (39)
宗教集要 (20)
才乡教育 (18)
非遗保护 (13)
按年份分组
2011(198)
2009(150)
2003(57)
2000(54)
1991(26)
1990(25)
1989(27)
1987(41)
1985(26)
1935(1)
按来源分组
辽宁中医杂志(6)
出版发行研究(2)
四川石油报(1)
党的生活(云南)(1)
出版科学(1)
山西公报(1)
锦州市志通讯(1)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
中华名医论坛(1)
西安档案(1)
一曲《霓裳》听不尽 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谈《长生殿》
作者:金红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明皇  长生殿  杨贵妃  表演艺术  昆曲艺术  上海昆剧团  桃花扇  演员  牡丹亭  传统戏曲 
描述:、《琵琶》、《牡丹亭》、《白蛇传》、《风筝误》、《连环》、《班昭》、《桃花扇》等,塑造了昆剧小生中冠生、巾生、穷生、雉尾生等不同人物形象。
一曲“锦屏人”的幽怨之歌——《牡丹亭》之《惊梦·皂罗袍》赏析
作者:周慧珍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林黛玉  锦屏  红楼梦  赏析  戏曲家  代表作 
描述:林黛玉曾经在悠扬的笛韵中听到几句昆曲,因而觉得十分感慨缠绵,十分伤心。她听到的,便是《皂罗袍》这支“锦屏人”的幽怨之歌(事见《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出自明代伟大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第十出《惊梦》。其歌曲辞云:
牡丹亭上三生路写到罗裙哭当
作者:马少波  来源:北京艺术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上三生路写到罗裙哭当
深挚的爱恋与哭:苏轼“江城子”词读赏
作者:姜惠平  来源: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约词  苏轼  东坡词  《白雨斋词话》  格律词    赤壁怀古  王弗  晏几道  抒怀词 
描述:”.论及词作,“苏辛(弃疾)”并列,以其旷达、豪放的风格,首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堪称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光辉代表,同时也不乏格律词派的精严和婉约词派的神韵.诚如清代词论家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所赞誉:“东坡词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其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①清代诗人王士祯在评论苏轼的婉约词“蝶恋花”(花裉残红青杏小)时也指出:“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花草蒙拾》)②在一百多卷《东坡全集》中,有词两卷,约350首,名《东坡乐府》(又名《东坡词》).苏词内容广泛,题材新颖,除较多的政治抒怀词、咏物抒情词、表白心境、折射多维内心世界的词,还有一部分思亲、念友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敕勒》应是北魏时敕勒族民歌
作者:刘正民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敕勒》应是北魏时敕勒族民歌
《九·东君》与古代救日习俗
作者:张树国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食  东君  《史记·天官书》  救日  《淮南子·天文训》  《周礼·地官》  《左传》  巫术行为  《淮南子》  诗性解释 
描述:《九·东君》与古代救日习俗张树国(青岛大学中文系)关于《东君》是祭祀太阳神的说法,由上途以未,到现在几乎已成定论。但一些细节并未得到合理的解释,诗旨也显得很模糊。本人认为,若要正确读解《东君》这首
“舞低”“尽”出境界——晏几道《鹧鸪天》名句试析
作者:许金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研究  中国  鹧鸪天  宋代 
描述:宋词人晏几道之所以著名,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遮鸪天》词中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尽桃花扇底风。”那么,这两句词究竟妙在何处呢?
《九》与黔中傩文化再探
作者:黄永堂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九  傩文化  原始宗教  图腾崇拜  黔中  《周礼·地官》  《归藏》  王国维  少司命  大司命 
描述:《九》与黔中傩文化再探
千古绝唱魅力何在(陈子昂《登幽州台》探秘)
作者:曹阳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幽州台  陈子昂  《瀛奎律髓》  模糊性  艺术魅力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封建社会  《唐诗小札》  《诗薮》  胡应麟 
描述:千古绝唱魅力何在(陈子昂《登幽州台》探秘)
上博《诗论》简“其绅而荡”臆解
作者:虞万里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论  说文  周礼  简文  字形结构  上博  史记  玉篇  论语  正义 
描述:。因为两字的声韵关系无佐证,且文意亦不通顺,故时贤多认为不妥,遂而各自作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