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915)
期刊文章(1568)
学位论文(59)
会议论文(58)
图书(3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41)
地方文献 (97)
地方风物 (44)
非遗保护 (24)
宗教集要 (14)
红色文化 (6)
才乡教育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440)
2013(149)
2012(190)
2011(259)
2010(767)
2009(309)
2006(76)
2005(90)
2004(71)
2001(50)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4)
解放军报(10)
创伤外科杂志(3)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
陕西中医(2)
中医研究(2)
国医论坛(2)
辽宁中医杂志(1)
山东中医杂志(1)
长白山中医药研究与开发(1)
张八之关公戏
作者:潔生  来源:戏杂志 年份:192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张八之关公戏
论华夏民族的形成
作者:陈玉屏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学  华夏族  形成过程  夏王朝  周礼 
描述:关于华夏族(汉以后称之为汉族)的形成时期,学术界的认识久久未能统一。笔者在从事民族形成理论研究中,认真考察了华夏族的形成问题。愿将己见书之于次,就教于学界同仁。学术界之所以对华夏族的形成的时期众说纷坛,是因为长期以来,民族学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论子产
作者:关锋 林聿时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子产  孔子  周礼  郑国  大改革  政治家  刑书  晋国  唯物主义者  封建制 
描述:子产是春秋中叶的一位进步的政治家,他在他的祖国,——郑国,实行了政治经济变革。他又是一位有才干的外交家。郑国是一个小国,夹在晋楚两大强国之间,处境十分不利。子产在外交斗争中。维护了他的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在哲学上,他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相当彻底的无神论者。
宋明理学的认识
作者:木旸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明理学  理学家  价值取向  理学研究  研究论著  思想史  评价  理想人格  王安石  学术界 
描述:近读张立文著《宋明理学研究》,颇有所获.在近年众多的关于宋明理学的研究论著中,此书很有特色,别具一格,尤其在对宋明理学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何谓理学?学术界对此界说不一.有人认为"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理学家在政治上代表着豪族地主的利益;也有人认为理学是适应于
论王安石教育思想的产生与作用
作者:邱少平  来源:益阳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思想/作用 
描述:王安石教育思想产生于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考察与思考;也有赖于中国古代杰出思想家的思想材料;同时,还植根于其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推广应用后,产生了积极作用。
周礼的形成时间、特点及作用
作者:庄福林  来源:松辽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奴隶主贵族  周初  庶人  特点及作用  大夫  礼记  周公  形成时间  诸侯  礼制 
描述:规模地分封诸侯国,即“封邦建国”③,一方面扩编军队,除原来的戍卫宗周的“西六”外,在成周又建立了镇慑殷遗民的“殷八”④。但是,光凭武道去统治是不够的,还须以文道去怀柔。尤其是商末,纣王暴虐,百姓怨望,诸侯叛离,又加武王伐纣,动乱与干戈,大大
论周礼的制订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
作者:杨善群  来源:先秦、秦汉史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周礼的制订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
试论诸葛亮在历史上的作用
作者:龚思生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家思想  豪强地主  诸葛亮  三国时期  历史上  王安石  割据势力  封建社会  东汉末年  儒家 
描述:诸葛亮是我国三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许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法家思想,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历史人物。在诸葛亮死后,人们却用各种不同观点评论他。一些法家代表人物,都肯定诸葛亮推行法家路线所取得的成就。宋代的王安石赞扬诸葛亮:“崎
玉屏风散的强壮作用研究
作者:杜冠华 李治淮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屏风散  小白鼠  运动时间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中医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  安全性  长期应用  试验组  危亦林 
描述:作用,结果如下。
文学作品的反向引发作用
作者:杨济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有限与无限  曹雪芹  红楼梦  王安石  周朴园  文学作品  乐观主义  古人  中国文学史  引发作用 
描述:作用——所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正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吗?于是,人反而被引发到“人生代代无穷已”的积极思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