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作者:王晓梅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杰出成就  散文  欧阳修  柳宗元  王安石 
描述:唐宋八大家是指在唐宋时期出现的,在我国散文发展中具有杰出成就和地位的8位散文作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他们的散文都各有特点和成就。
论宋遗民刘壎的散文
作者:杜春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壎  散文  文法 
描述:,强调根据性理、祛腐趋新;重视散文史论的提炼和总结,首倡"江西(文派)",具有理论价值。
艾南英及其散文理论与创作
作者:邹自振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南英  散文理论与创作  陈子龙  前后七子  唐宋派  汤显祖  古文理论  科举制度  桐城派  归有光 
描述:艾南英及其散文理论与创作邹自振我国古代散文遗产是十分丰富的,然而我们文学史的叙述却显得贫乏,明末重要的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艾南英即是一例。不用说《辞源》、《辞海》没有“艾南英”辞条,就是建国后出版
王安石散文创作主体的形象特征
作者:陈晓芬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形象特征  散文创作  庄子  儒道  圣人  文字  “志”  天命  已矣 
描述:不回。”诸如此类的评述在宋以后的史料笔记中在在可见,合成了王安石形象的基本模式——傲慢、偏执、无情等等。显然,这种充满传统偏见所勾勒出来的形象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苏轼散文编年、辨伪拾补
作者:金诤  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苏轼散文  王安石变法  苏武  海南岛  诗赋  熙宁  桑弘羊  科举  向太后 
描述:苏轼散文编年、辨伪拾补
浩然之气,一以贯之——苏辙散文特色略论
作者:唐骥  来源:求索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特色  苏辙  一以贯之  王安石变法  财政困难  熙宁变法  青苗法  不动心  文心雕龙  庆历新政 
描述:浩然之气,一以贯之———苏辙散文特色略论唐骥“文变染乎世情”①。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均己暴露。有识之士认识到革新政事以巩固大宋王朝是当前急务,遂前后发生了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受此“世情”影响,文学
曾巩散文的艺术特征论略
作者:梁静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散文  艺术特征  论略  文钞  唐宋八大家  王慎中  欧阳修  南丰  茅坤  叙事 
描述:富有情韵是曾巩散文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曾巩性格冷静,不尚激情,故为文多锋芒内敛,雍容平和,切于儒家的温柔敦厚之旨,郑瑷称其文“敦厚凝重如秦碑汉鼎”,吕祖谦称其文“节奏从容和缓”、“藏锋不露”,王慎中称
唐、宋散文演化及风格之异同
作者:孙连琦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散文创作  柳宗元  古文运动  文风  苏轼  文学理论  王安石  陈子昂  宋代 
描述:括,说明其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唐初文章受六朝浮艳的骈俪文风的影响,多重形式而略内容,进入开元以后,由于陈子昂等人的提倡复古,文风始有转变,然尚未根本解决问题;及至贞元元和时,在韩愈、柳宗元等人呼吁倡导下,从理论到实践都贯彻了“文以载道”的精神,
80--90年代:散文创作风景谈
作者:刘萌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创作  女性散文  文化散文  “大散文  《随想录》  贾平凹  历史文化  90年代  王英琦  新时期 
描述:80--90年代:散文创作风景谈
宋代散文体裁样式的开拓与创新
作者:杨庆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散文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  古文运动  柳宗元  体裁意识  王安石  题跋  山水游记 
描述:性具有委婉深沉的美学效果;诗话、随笔和日记的创制,开启了文学大众化的新路子。体裁创新乃宋文繁荣的重要因素,且与时代精神、人文环境和作家的体裁意识密切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