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粲花五种》的艺术成就
-
作者:车文明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成就 牡丹亭 吴炳 传奇 中国戏曲 王骥德 李渔 张继 临川四梦 结构严谨
-
描述:吴炳(1595—1648)是晚明著名戏曲家,所作传奇五种,《画中人》、《疗妒羹》、《绿牡丹》、《西园记》和《情邮记》,合称《粲花五种》或《粲花斋五种曲》。众所周知,传奇(特别是昆曲)创作到嘉靖、万
-
当行论:戏曲编剧艺术漫笔
-
作者:一峰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琵琶》 当行论 王世贞 《闲情偶寄》 《西厢》 文学性 戏曲语言 关汉卿 《牡丹亭》
-
描述:当行论──戏曲编剧艺术漫笔北京/一峰平日观剧,每当发现那些最精彩的戏曲剧目的编剧,往往是谙熟戏曲艺术规律的人,不由得总要想到明臧晋叔在他选编的《元由选·序》中那段关于名家、行家的议论。他在这篇短文中
-
诗歌翻译应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
作者:余富斌 卢艳丽 来源:中国翻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分析 可译性 体 意 化
-
描述:本文从翻译科学和艺术的角度探讨诗歌翻译的方法,着重从诗歌翻译的“体”、“意”、“化”及“精确”与“模糊”等几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以期能深刻领会诗歌的意义,挖掘诗歌翻译的美学价值。
-
历史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
作者:李铁军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提问艺术 历史课堂 教学过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王安石变法 地理环境 课堂提问 历史教学 美国内战 培养学生能力
-
描述: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进行思维的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手段。艺术性的课堂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
-
关于吴炳戏剧艺术的评价问题
-
作者:于成鲲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家 爱情故事 思想境界 婚姻 汤显祖 吴炳 戏剧艺术 评价问题 忠君爱国 结构
-
描述:把他与汤显祖相提并论.在《闲情偶记》中,他把汤显祖的《还魂记》与粲花五种作了比较,说:"吾于近剧中取其俗而不俗者,还魂而外,则有粲花五种.皆文人最妙之笔也.粲花五种不仅在此,才锋笔藻,可继还魂;其稍逊一筹者,则在气与力之间耳.还魂气长,粲花短促.还魂力足,粲花略亏.虽然,汤若士之四梦,其求气长
-
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征
-
作者:张翥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边塞诗人 艺术特征 岑参 盛唐诗坛 沈德潜 自然风光 胡应麟 翁方纲 描写 西域
-
描述: 边塞诗人岑参,在盛唐诗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历来享有很高的声誉。与他同时代的诗人杜甫认为,他可与鲍照、谢眺媲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以为李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明代胡应麟赞美岑诗“清新俊逸,大是俊才”,清代沈德潜、翁方纲、方东树和刘熙载等人也
-
论我国古代俳优的讽谏艺术
-
作者:李晓云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王安石 幽默语言 俳优 谐音双关 寓庄于谐 修辞手法 元杂剧 中牟县 表达方法
-
描述:论我国古代俳优的讽谏艺术
-
《戏剧艺术》一九八○年总目录
-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导演学 汤显祖 导演艺术 戏剧艺术 舞台美术 初探 余秋雨 哈姆雷特 总目录 讨论会
-
描述:~~
-
王安石绝句小诗的思想与艺术
-
作者:邹自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绝句 思想与艺术 咏史诗 陈后主 《宋诗精华录》 七绝 金陵 咏物 辱井
-
描述:在《古诗今选》中则多入选安石之五绝,并评论说:“王安石可以说是王维以后五言绝句写得最好的诗人,但人们往往注意他那
-
浅谈《小山词》的艺术特色
-
作者:罗传奇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晏几道 艺术特色 晏殊 小令 宋词 词人 雨燕 临江仙 桃花扇
-
描述:词发展到两宋,犹如丽日行空,光辉灿烂,跨进到一个黄金时代。晏殊及其幼子晏几道堪称这个黄金时代的两颗璀灿的明珠。晏殊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揭开了宋词发展的序幕;晏几道为宋词小令大师,把宋词小令推向一个高峰。晏殊有妙如珠玑的《珠玉词》传世;晏几道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