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高教系统首次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奖评奖揭晓——我校
-
作者:徐忠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成果 儒家 政教 高教系统 河南省 自然科学奖 陆九渊 外语系 教育系
-
描述:河南省高教系统首次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评奖揭晓,我校共有六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外语系教授周志培等的《英语在中国的两面性》获论文一等奖;政教系副教授李之鉴的《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获专著二等奖,教育系教授许梦瀛的《论儒家教书育人的优秀传
-
皆因自然偏堪惜 还从老秋看春色——喜读汪榕培新作《英译陶
-
作者:侯向群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诗 汪榕培 明诗 诗歌 翻译家 《诗经》 《牡丹亭》 英译 译者 全译本
-
描述:皆因自然偏堪惜 还从老秋看春色——喜读汪榕培新作《英译陶
-
承古启今 自成一家:简谈王仁杰剧作的美学范式
-
作者:王蕴明 来源:剧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氏 琵琶行 牡丹亭 悲悯情怀 节妇 白居易 王仁杰剧作 作家 心路历程 西厢记
-
描述:的体认,有论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错简、脱漏示例以《相山集》与《慈湖遗书》为例
-
作者:黄宽重 来源:古今论衡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错简、脱漏示例以《相山集》与《慈湖遗书》为例
-
弧星璀璨照蜀土--三星堆遗址天文历法现象简析
-
作者:庞永臣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天文历 法现象 殷墟卜辞 二十八宿 《周礼》 青铜树 蜀国 《史记》 岁星纪年
-
描述:边璋的纹饰表明 ,当时蜀王有妃十一 ,仅次于天子 ;说明蜀国多次受天子大国的册封 ,但这两次册封不是蜀王的最初受命。根据蜀王世系等资料分析 ,早蜀时代的三王蚕丛、柏和鱼凫应屡经受命。蜀王既受册命 ,大国天子应授予与其受命之数相适应的仪礼及常用历法。诸侯国的受命仪礼与中原大国的兴衰替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尚书大传》云 :“王者始起 ,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可知天子之政是以修定正朔、变易三统等措施为开端的。王者受命应先观天文再行祭祀而后摄位 ,《虞书·舜典》云 :“正月上日 ,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 ,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 ,于六宗 ,望于山川 ,遍于群神。”蔡沈注解大意云 :“此言舜于正月朔日受命后 ,即观察饰以美珠的观天之器上的横针 ,而知日月五星运行之度。以历象授时为先 ,观象之后祭祀上下神...
-
秦惠文王祷祠华山玉简文研究補正
-
作者:连劭名 来源: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皋陶 文王 西周时代 《周礼 逸周书 马王堆帛书 五行学说 《老子》甲 古文献研究
-
描述:秦惠文王祷祠华山玉简文研究補正
-
伤春惜时背后的深沉思念——简析晏殊《浣溪沙》的感伤色彩
-
作者:李保国 来源:初中生辅导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晏殊 感伤色彩 归来 天气 伤春 惜时 简析 风流 景物
-
描述:伤春惜时背后的深沉思念——简析晏殊《浣溪沙》的感伤色彩
-
阎简弼、刘开扬关于评论伯夷叔齐的来稿辑要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刘开 王安石 武王 吕氏春秋 孔子 评论 庄子 人民日报 完全正
-
描述:和启发,有点意见,也想谈一谈。
-
百年乐史觅珍宝 千里沃土育奇葩——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
-
作者:吴鹏 来源:艺术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简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话题 重写 西安音乐学院 鸦片战争后 音乐发展
-
描述:珍贵的老照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后至建国前的整个近现代音乐发展状况,其内容兼具知识性和学术性。作者行文思路清晰,泾渭分明,在史论方面真正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充分体现出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博学和严
-
让文言文教学变得简单、实用、流畅:《游褒禅山记》教学简案及
-
作者:朱诵玉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引导学生 飞来峰 文言文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对策 文章 教学目标 作准备
-
描述:,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飞来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