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21)
报纸(111)
会议论文(9)
学位论文(5)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08)
地方文献 (35)
才乡教育 (2)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29)
2003(14)
2001(11)
1999(22)
1998(20)
1997(20)
1992(14)
1985(8)
1981(4)
1980(4)
按来源分组
读书杂志(3)
中国文化研究(2)
东岳论丛(2)
奋斗(1)
收藏(1)
史学集刊(1)
华夏考古(1)
书摘(1)
衡水晚报(1)
瞭望(1)
《周礼》成书于汉初
作者:彭林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书年代  汉初  吕氏春秋  荀子  儒家思想  学术史  法家思想  董仲舒  中央集权  周公 
描述:分职官或若干制度而研究立论,缺乏统贯全书的研究,尤其是缺乏统贯全书思想脉络的研究。因此,近代一些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到《周礼》一
王安石勤奋著《字
作者:南京 周锡公  来源:中学生文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勤奋著《字
古代自荐方式
作者:杨善麟  来源: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当权者  孟尝君  王安石  政治主张  《史记》  司马徽  刘备  封建士大夫  自我实现  “二传手” 
描述:象,呈《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该言事书洋洋万言,剖析当时社会“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阐论“改易更革”的政治主张,引起朝廷的高度重视,在朝野上下产生震动,实现了王安石以谏自荐的目的,为以后入阁拜相、推行变法打下了基础。以谏自荐的方式,对抱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思想的古代志士仁人来说,是一种常见的
杜牧《送隐者一绝》
作者:曾明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牧  隐者  径路  胡应麟  白发  胡仔  云林  有争议  艺术性  思想性 
描述:的意思是贵人的头上也会有白发,足见这件事是很公道的了。这是古代所谓‘贵人’一种自寻开脱法,生老病死,‘贵人’也和‘贱人’一样,那被压迫的贱人们还何必争呢!从这里可以看出杜牧的庸俗
中国戏曲美学中的本色
作者:黄仁生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论  中国戏曲  王骥德  明中叶以后  戏曲艺术  骈俪派  美学要求  汤显祖  戏剧艺术  剧坛 
描述:现代的大曲论家吴梅还用了许多篇幅来探讨本色问题。 戏曲的本色理论,显然继承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审美理想,同时又体现出它作为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思潮与文艺思潮的涤荡和人们对于艺术规律认识的深入,它的理论触角伸入了艺术创作和
音切变例
作者:范新干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切  《周礼  借字  郑注  《集韵》  经典释文  言语意义  释义  产生原因  音注 
描述:音切变例
王安石《字》的盛与衰
作者:钟来因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字学  宋人笔记  苏轼  传世  著作  政治斗争  鹤林玉露  批评  文集 
描述: 传世的《王文公文集》有一百卷,文集中收录了王安石一生的主要著作,小而至于一首五绝,或一篇无名之辈的墓志,都因此而传世;可是王氏的一部皇皇二十四卷的《字》(另为二十卷),却不知因何亡佚,不传
汤显祖的“至情”和“灵气”再评价:兼与袁宏道的“性灵
作者:徐国华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灵气  袁宏道  性灵 
描述:“情”和“灵”是汤显祖文学思想中两个重要范畴。在汤显祖的文艺理论体系中,如果说“情”是文艺的基础,那么“灵”就是文艺的生机。袁宏道的“性灵”在文学思想上通向汤显祖的“至情”和“灵气”,与此相
王安石《字解字义的特点和以“会意”解字义的原因
作者:黄建荣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字  字义  会意  义理  经世致用 
描述:的实践,三是学术和政治的双重需要。这三方面的原因实际上体现出他提倡的经学必须以经世致用为特点的一贯思想。
陆象山心性脉络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钱同舟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心性  心性  脉络  脉络  价值  价值 
描述:伦理与心性哲理于一体,完成了世俗化伦理与思辨性哲学的结合,是对佛道心性方面挑战的积极回应,也实现了对儒学的改造,创造了儒学的再次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