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毁书与撕稿
-
作者:胡杨 来源:实践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陈寿 三国志 著书立说 魏书 夏侯 写文章 做学问 态度 西晋
-
描述:来《三国志》读了,发现确实比自己的《魏书》写得好,于是,当即把未问世的书稿毁弃,并放弃了继续写《魏书》的打算。
-
王安石毁稿
-
作者:胡明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作品 文学家 政治家 北宋 雷同 江南 名句 杰出 春风
-
描述: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政治家。他十分注意锤炼自己的作品,脍炙人口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是经过反复推敲后才选定的。他写的诗文都有自己的特点,他十分忌讳和别人的作品雷同。
-
漫话焚稿
-
作者:赵存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稿 果戈理 肖洛霍夫 曹操 创作 黛玉 蒲松龄 烧毁 周亮工 书稿
-
描述:漫话焚稿
-
王安石撕稿的故事
-
作者:何海舟 来源: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故事 文学家 书房 文稿
-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著作。有一天,文人刘放(ban)前来拜访他。当时,正赶上王安石在吃晚饭,看门人便将刘放领到书房等候。刘放在书房坐下,随手拿起桌上王安石的一篇论兵的文稿,细细阅读起来.不一会儿。刘放便把文稿的内容记住了,之后又来到客厅等候。
-
王安石毁稿的启示
-
作者:习志山 来源:作文之友(小学阅读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家 书房
-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一次,他的好友刘敛来拜访他。王安石因有事便请刘敛在书房等候。刘做在书房里踱来踱去,见砚台下面压着一叠文稿,取出一看,
-
从王安石焚稿谈起
-
作者:黄学保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一生工于文笔,最忌的是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雷同,他以为这样难免有抄袭、剽窃之嫌。有一次,他写了一篇《兵论》,初稿放在桌子上,不意被他的好友,一位过目成诵的才子刘攽(读若奔)发现
-
孟戏
-
作者:吴若峰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盐腔 演员们 孟姜 客家族群 弋阳腔 长城 手抄本 广昌 剧本 汤显祖
-
描述:一出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在同一乡村的二姓客家族群中,作为家族祭祀戏,承袭传唱500余年,分化成两出悲喜剧,一个是传奇戏《长城记》,另一个是《孟姜女送寒衣》。遗失多年的古南戏剧本,几近绝迹的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尽留存在了咿呀戏语中,偏居一隅的小乡村成了国内文化界的关注对象.
-
《揭半斋璇玑遗述》等四种
-
作者:暂无 来源:文献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揭暄 南京图书馆 广昌 经术 合二而一 文学 见解 璇玑 南昌 咸丰
-
描述:清广昌揭暄撰。按刘大千《广昌志》文学传云:揭暄字子宣,号韦纶,别号半斋,衷熙子,以经术荐辟。衷熙殉发遇害,暄枕戈洫血,图所以报,计百出,贼急走险。暄用谍者间贼左右,反有为之用者。
-
陆九渊办书院
-
作者:吴定安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书院 南宋 教育家 教育思想 勤工俭学 集资办学
-
描述:陆九渊办书院
-
名家如何办副刊
-
作者:黄团元 来源:新闻前哨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副刊编辑 报纸副刊 孙犁 南方周末 从业者 三性 邓拓 青年 刘绍棠 台湾
-
描述:求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