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元代文学批评的几个问题
-
作者:张晶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文学批评 理论问题 元代文人 诗学批评 发展与创新 理学思想 诗学观念 元代理学 理学家 陆九渊
-
描述:元代的文学批评,有很丰富的内容,也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尽管有些理论问题是顺延宋代文论的,但仍有许多发展与创新。有些理论问题有独特的时代色彩。本文拈出其中几个诗学批评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以见元代文学批评
-
白鹿洞书院重建
-
作者:区秀康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庐山国学 重建 陆九渊 冯友兰 江西省 理学家 周谷城 星子县
-
描述:1181年又请陆九渊登白鹿洞讲坛讲学,并将其讲稿定为书院之讲义。至此白鹿洞书院,达鼎盛时期,成为宋代四大名书院中最有影响的一所书院。在元、明、清三代,书院屡经兴废,但影响长存。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
-
汤显祖心目中的情与理——汤氏“以情抗理”说辨证
-
作者:杨忠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情与理 现实世界 杜丽娘 理学家 封建道德 改革主张 学术思想 遂昌 思想主张
-
描述:情对抗天理”这样一个成说,一些有影响的论著认为汤显祖在《寄达观》简中说过“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这样的话,甚至将“情有者,理必无”作为汤显祖思想的首要特点,认为在汤显祖心目中,情与理的矛盾“是
-
浙东学派杰出的教育大师——吕祖谦
-
作者:任维平 来源:资料通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祖谦 丽泽书院 浙东学派 陆九渊 朱熹 经世致用 理学家 明理躬行 教育风格 吕学
-
描述:。而这个世家中的杰
-
情理之中有妙诗
-
作者:章胜亮 来源:中学生天地(C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理诗 我国古代 魏晋玄学 艺术形象 新气象 玄言诗 王安石 生活情趣 黄庭坚 理学家
-
描述:因的《下山》就是杰出代表。
-
拆了门槛便无内无外:在政治、思想与社会史之间:读余英时先生
-
作者:葛兆光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余英时 朱熹 士大夫 王安石 历史世界 哲学史家 政治史 理学家 刘述先 宋代理学
-
描述:在哲学史或思想史研究中,朱熹从来都是一个中心人物,钱穆、陈荣捷、狄百瑞等前辈学者之外,刘述先、张立文、金舂峰、陈来和束景南等当代学人也有相当精细的研究,从生平到交往,从思想到文献,几乎没有一处不被反复爬梳。在这些目光炯炯的学者密集爬梳之后,难道还能另辟蹊
-
《才子牡丹亭》对理学贤文的哲学、历史和文学批判
-
作者:江巨荣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学批判 理学家 戏曲研究 哲学 汤显祖 爱欲 批评家 历史 王龙溪
-
描述:随口吟诵,形诸笔端。另一面又强烈地感到,两位批评家对《牡丹亭》涉及的诸多社会、思想、文化现象,如国家治乱,民族战争,文人
-
鹅湖浅读
-
作者:张先强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鹅湖 书院 朱熹 陆九渊 论辩 文化遗迹 哲学观点 铅山县 理学家 穷理
-
描述:在江西铅山,有一处闻名天下的文化遗迹——鹅湖书院。800多年前,大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龄曾在这里相与讲其所闻之学,面对面论辩哲学观点,从而给世人留下鹅湖之会美谈。书院在离县城廿余公里的鹅湖山北麓。这里青峰突兀,秀岭相连,清泉莹沏,飞瀑如练。据《铅山县志》
-
陆九渊
-
作者:暂无 来源:社会工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鹅湖之会 心即理 “心学” 伦理纲常 理学家 哲学家 教育家
-
描述: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1176年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与朱熹对认识论的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史称“鹅湖之会”,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的先验论。他的学说,经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扬,形成了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
-
两宋“理学诗”辨析
-
作者:王培友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诗派 理学家 周敦颐 诗歌内容 邵雍 道学 创作主体 朱熹 陆九渊 诗歌题材
-
描述:从对"理学"概念的认识入手,文章对"理学诗"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以为"理学诗"同"理学"一样,它的名称与内涵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由此出发,对"理学诗"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理学诗"的涵义进行了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