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赣中相山矿田逆冲推覆构造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
作者:周玉龙 杨松  来源:世界核地质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矿田  相山矿田  逆冲推覆构造  逆冲推覆构造  铀矿化  铀矿化  控矿作用  控矿作用 
描述:地质环境.推覆体下隐伏构造是岩浆侵入、矿液运移的良好通道和存储空间,致使深部成矿热液在局部富集形成矿体.矿化部位一个是富集于次火山岩接触带产状变化或形态变异处;另一个是富集于隐伏逆掩断层与基底NE向构造交汇的复合部位.
相山铀矿田特富矿中铀磷关系的模拟实验研究
作者:刘正义 杜乐天 温志坚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田  铀矿田  特富铀矿  特富铀矿  磷灰石  磷灰石  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  相山  相山  江西  江西 
描述:不是磷灰石形成的重要条件,溶液体系中的pH值降低是特富矿形成的重要条件.磷灰石在弱酸性介质中吸附铀构成"铀磷共沉淀"之后,由于磷灰石的结晶,造成"铀、磷分离",从而使铀变得更富.这一研究成果很好地解释了富矿中磷灰石大量存在,而贫矿中磷灰石很少出现的客观地质事实.
沧海遗珠:白舍窑影青茶盏与宋代南丰茶文化的关系
作者:李云集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文化  茶文化  南丰  南丰  宋代  宋代  擂茶  擂茶  饮茶风尚  饮茶风尚  茶具  茶具  军峰山  军峰山  饮料  饮料  茶道  茶道  民间  民间 
描述: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古老的饮料,我们祖先很早就知道饮茶的好处,初为药用,继为茶饮。历史上,以茶汁当饮料,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把饮茶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则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奠定了茶道的形式和内容,饮茶由此开始讲究境界,强调饮茶体验人生的茶道,茶文化也逐渐形成。
江西相山铀矿田围岩蚀变特征及其与铀矿化关系
作者:吴玉 周伟明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铀矿  相山铀矿  围岩蚀变特征  围岩蚀变特征  铀矿化  铀矿化 
描述:铀找矿勘探中重要的找矿标志和依据.
相山铀矿田碎斑熔岩岩石光谱与磁化率关系
作者:吴志春 郭福生 刘林清 姜勇彪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岩石光谱  磁化率  相山铀矿田  碎斑熔岩 
描述:平滑重采样后1 1121322 nm范围的岩石光谱,以波段值为横轴(X轴),反射率为纵轴(Y轴)进行线性方程拟合,求得各岩石样品在该光谱范围的直线方程。以直线方程的斜率为横轴
相山铀矿田流纹英安斑岩的厘定及与铀矿化的关系
作者:吴仁贵 余达淦 张树明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矿田  流纹英安岩  流纹英安斑岩  同位素年龄 
描述:本文从地质产状、岩石学和同位素年龄等特征出发,对相山铀矿田的两套英安岩进行了厘定,指出流纹英安岩为溢出相岩石,而流纹英安斑岩为浅成侵入相岩石,两者系不同时期形成的产物.在时间序列上,流纹英安斑岩形成于碎斑熔岩和花岗斑岩之后,与火山隐爆或气爆作用有关,是相山矿田铀矿化的有利主岩之一.
陆象山“心”、“理”,关系新释―从阳明评象山“只还粗些”出发
作者:田超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王阳明  王阳明  心即理  心即理  宇宙整体  宇宙整体 
描述:、“理”关系上动态流转、圆融复一的特质。不应机械化解读“心即理”,而要从文意脉络来理解之。
从北宋后期文坛看文学创作和政治斗争的关系--变法与反变法斗
作者:范宁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文学创作  政治斗争  反变法  苏东坡  欧阳修  黄庭坚  地主阶级  神宗  苏轼 
描述:皇帝
王安石与苏轼关系新论——兼论宋学流变中新学与蜀学之争
作者:刘成国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新学  蜀学 
描述:王安石与苏轼之间,虽然曾经一度因为道德文章而相互倾慕,但终其一生,二人关系“怨”多于“谐”。这不仅是因为二人个性气质之迥异,更是出于二人所学之不同。因此,王安石与苏轼之间的分歧与冲突,实质上隐含着
回顾历史 展望未来——评荷兰学者包乐史博士的两本中荷关系
作者:郑学檬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乐史  中荷关系  厦门大学  中国文明  荷兰东印度公司  郑成功收复台湾  十八世纪  十七世纪  葡萄牙人  荷兰人 
描述:路口店”出版社出版。前一本书的出版,我曾预闻其事;后一本书出版时,适我在莱大,应作者之请读过其中一部分校样;后又应荷方出版社之邀出席了为两书出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因此,我也算是这两本书出版的见证人。半年内有这样两本书出自一位热心中荷友好的学者之手,是很难得的。因此,我冒昧写出这篇评论,向国人推荐,并对热心中荷友好的包乐史博士的努力和成就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