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刘绍棠新时期的小说创作
作者:齐振平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新时期  小说创作  作家  现实主义  八十年代  乡土文学  生活  人物形象  艺术风格 
描述:在突飞猛进的八十年代,文坛出现了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新局面。各种题材的小说、新的创作方法活跃于文坛,就在这万花竞放之中,我们看到了“一朵小小的野花,给花园添了一点野趣”的乡土文学代表——刘绍棠
当代文学与青年的共振和互选——兼谈文学课应是青年干部院校的
作者:侯树钦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新时期文学  青年工作者  当代文学  文学课  中文专业  青年干部院校  当代青年  作家  必修课 
描述:学课。开课者,其处境也颇为尴尬。要么,因人设课,缺乏系
刘绍棠轶事
作者:邵群群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学生证  共产党  女学生  有所为有所不为  女同学  无产阶级  南开大学  作家  条子 
描述:就应该给予表现,就可以写。”刘绍棠拿着条子问是哪位同学写的。台下站起一位女同学说:“是我写的。”他见是位女同学,脸上生了一块疮,就开玩笑地说:“请把你的学生证拿给我看看好吗?”女学生迷惑不解。
走近张宝玺
作者:刘洋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运河  刘绍棠  作家  通州区  政府官员  作协  沉底  修改意见  作品  接班人 
描述:字的大作仍在打磨中。也只是在他出屋处理紧急公
论刘绍棠小说的民族特色
作者:栗华  来源: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小说语言  民族特色  作家  古运河  扶弱济贫  民俗风情  《阿Q正传》  乡土文学  传奇色彩 
描述:那辛勤劳作的是我们的父兄姐妹。傍晚炊烟袅袅,米饭飘香。入夜小唱轻轻,情话浓浓.这画面清丽,俊逸,光彩流动,没有丝毫晦暗与呆滞。这画面散发着古运河畔的泥香水电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画面喜人,我们却不能因此而称刘绍案是绝妙的风景画家.在这田园诗般的风景画中,还有那满载民族文化的民族风俗.新春佳节大年夜,全家
创作平移与思维定势——对小说创作现状的一点思考
作者:戎东贵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家  小说创作  创作现状  思维方式  刘绍棠  新时期文学  程式  创作活动  创作手法  作品 
描述:烈,但就具体的单个
话说《啼笑因缘》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电视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啼笑因缘》  鸳鸯蝴蝶派  《八十一梦》  张恨水  国民党  重庆  电影  作家  沈凤喜  政治 
描述:夏衍: 张恨水先生是鸳鸯蝴蝶派著名作家,这个人是爱国的、抗日的,在“八一三”前后与我们党有来往,特别到了重庆之后写了《八十一梦》,揭露国民党的政治上的腐败很有意义。《啼笑因缘》在解放前拍过两次电影,其中一
郭小川日记(1957·下)
作者:郭小蕙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二时  《人民文学》  六时  白羽  右派分子  郭小川  新观察  十月革命  作家  刘绍棠 
描述:郭小川日记(1957·下)
浅谈对学生构思习惯的培养
作者:金哲民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构思  培养学生  习惯  我国古代  文章  作家  叶圣陶  写作  刘绍棠  训练 
描述:笔写来,顷刻完篇。又如作家刘绍棠在创作之前,总是先在脑子里构思半天,然后再列一个提纲,最后才动笔写下来。由此看
附录:(二)——《王安石》浅识
作者:浪波  来源:大舞台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浅识  剧本大纲  史剧  杜门谢客  文学馆  电视剧本  作家  呕心  漆侠 
描述:《王安石》为郑熙亭同志自著长篇小说《汴京梦断》改编的史剧。小说出版于一九九三年,有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和作家王蒙先生为之作序,曾引起文史学界的重视。近五年间,北京和省内的影视作家,先后两次策划改编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