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殿试题 唐德宗李适殿试策问
作者:暂无 来源:美文(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为政之道  周索  殿试  周礼  唐德宗  齐人  庶人  周原  邹衍  寿昌 
描述:中为市、贸迁有无者,更何事焉?(第一道)
古人如何取火
作者:菖蒲  来源:老同志之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取火  古代  火绒  太阳  周代  周礼  燃烧  不同季节  流行  铜镜 
描述:不能得火。到了南朝,当时仍行钻木取火,但取消了"更火"这一
白梅花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梅花  古代文献  蔷薇科  小乔木  说文  尔雅  周礼  排水  土壤  称呼 
描述:梅古代又名机,在《周礼》、,《尔雅》、《说文》等古代文献中对其都有不同的称呼。梅是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性喜阳光,多半南向栽植在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土壤中。
职官
作者:贾平凹 穆涛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萝卜  职官  巡视员  调研员  皇帝  三字经  古代  周公  特例  周礼 
描述:古代的职官,基本上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坑的萝卜,叫散官,相当于今天的巡视员和调研员。个别皇帝,因为特别重视某个坑,也有不安插萝卜的特例。但更多的皇帝,喜欢给自己偏爱的萝卜额外挖个坑。"我周公,作周礼
孔子与泰山
作者:王鲁湘  来源:中关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登泰山  仁者  象征  周礼  圣山  精神  中国思想文化  人格  鲁国 
描述:默地瞭望,一位圣人和一座圣山的相逢,便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天幕上永恒定格,成为一个不可企及的境界,占据了一个俯视天下道义的制高点。
跋吴承恩书《甲午秋宿金山寺》
作者:徐沁君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承恩  金山  十三年  博物馆  刘修业  诗文集  扇面  明世宗  水调  鸡鸣 
描述:后),当为吴氏伕。甲午,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据近人苏兴著《吴承恩年谱》,时吴氏年约三十一岁。首联写初登金山喜悦心情。第三句“歌水调”:吴氏喜为声,集中存词和散曲多首。卢冀野
一部系统反映临川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佳作:《临汝谭》
作者:柳志慎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诗词  经济发展  评论 
描述:、对故乡的无限热爱,其奉献出来的是当代临川才子的心血和结晶。通过《临汝谭》,感受到临川文学创作的活跃氛围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沁融合。这是一种新的文学创作。
从汪译《牡丹亭》下场看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作者:刘庚玉 郭军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  牡丹亭  牡丹亭  下场  下场 
描述:面来描述创造性叛逆现象,以此说明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必然性。
那一幕,竟有些遥远:忆第一届洛阳牡丹
作者:卫素琴  来源:牡丹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  牡丹花  牡丹亭  洛阳牡丹  牡丹  面包车  陕县  杂志编辑  流转 
描述:车就从陕县老家迎娶到了灵宝。热闹而懵懂中,人生的
梦里的,诗中的梦-浅评《牡丹亭》从戏曲到舞剧的改编
作者:诸幼侠  来源:舞蹈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梦里的,诗中的梦-浅评《牡丹亭》从戏曲到舞剧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