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诬蔑王安石弃地的不是邵伯温而是苏辙
-
作者:李之勤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神宗 边界交涉 张方平 辽金史 契丹 熙宁 宋高宗 宋辽 辽朝
-
描述:一一三二年)写成的《河南邵氏闻见前录》卷四中曾经说过如下一段话:
-
哪能容得寄生虫--读王安石《和王乐道烘虱》
-
作者:雷履平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乐道 司马光 寄生虫 熙宁 大地主阶级 王莽 顽固派 范镇 商鞅
-
描述:进行反扑。文艺上的两军对垒,使这首诗成为北宋儒法两条路线斗争史上生气勃勃的战斗号角。
-
试论王安石《解使事泊棠阴》二首的有关问题
-
作者:高文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提点刑狱 召公 思想动态 《宋史》 三司 江南 江东 《甘棠》 王安石诗
-
描述:试论王安石《解使事泊棠阴》二首的有关问题
-
新颖的构思 精辟的议论——王安石《明妃曲》赏析
-
作者:孙俊华 来源:阅读与鉴赏(高中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毛延寿 匈奴人 王昭君 赏析 昭君出塞 汉元帝 构思 写作技巧 新颖
-
描述: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
从《王安石杂诗》卷看鲜于枢的书风
-
作者:楚默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杂诗 书风 用笔 赵孟 书法思想 行草书 作品 元代 线条
-
描述:鲜于枢无疑是元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大家。然而今人写的书法史不过匆匆一笔带过,好一点的,最多介绍千余字不关痛痒的文字,也算提及了。这大多源于误解。一般人认为鲜于枢比赵孟頫小,又死得早,留下的作品不多。其实鲜于枢长赵孟頫8岁,其书作,一直受到赵孟頫的推崇,鲜死后,其儿子鲜于必明持父
-
犀利的诗风 深沉的思想——谈王安石的几首七言绝句
-
作者:李善阶 来源:文化月刊.诗词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七言绝句 诗歌创作 变法改革 坚持改革 思想 有补于世 民心向背 以民为本 政治家
-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晚年封荆国公,故亦称其为王临川或王荆公。王安石生活的时代,是宋朝社会矛盾日趋深化,农民起义不断发生,辽夏犯边日渐加剧的时代
-
三首同题诗 高下自分明——王建、刘禹锡与王安石的《望夫石
-
作者:王美春 来源:三角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望夫石 刘禹锡 王安石 王建 九疑山 宋代诗人 唐代诗人 相思 比较谈 传说
-
描述:上有望夫石,其形状像人立。相传过去有个贞妇,其丈夫远去从军,她携弱子饯行于武昌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望夫石因此而得名。《幽明录》记
-
禅与诗:王安石晚年的生活寄托与创作思维
-
作者:万伟成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与诗 佛禅 以禅入诗 唯心主义 山水诗 创作思维 唯物主义 晚年诗 《淮南杂说》
-
描述:禅与诗:王安石晚年的生活寄托与创作思维万伟成王安石早年研究诗书、遐希稷契、致君尧舜,欲博轩冕、矫时变俗,都是以儒家经邦济世的思想支配的,他的《淮南杂说》一出,见者以为孟子,他用功最深的《周礼》,“固
-
友情篇-王安石、曾巩相互寄赠之诗作译注
-
作者:吴云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王安石 寄赠 译注 临川 木兰 南丰 江水 淮南 蛟龙
-
描述: 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中,江西籍的就有三家;在三家之中,属抚州地区的又有两家,即王安石(1021—1085 临川人)和曾巩(1019—1083 南丰人)。 在文学史上,流传着不少友谊的佳话,王安石和曾巩
-
路线斗争是不可调和的——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
-
作者:暂无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地主 路线斗争 地主阶级 中国封建社会 代表人物 自耕农 小地主 国防力量 王安石 阶级斗争
-
描述:”,收复了一些失地。由于变法对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有所触犯,所以从一开始就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王安石也遭到以司马光(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