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69)
报纸(499)
图书(81)
学位论文(80)
会议论文(3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60)
地方文献 (94)
文化溯源 (13)
按年份分组
2014(198)
2011(151)
2009(196)
2007(163)
2006(157)
2004(95)
2003(91)
2001(71)
1996(66)
1992(4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62)
中文自修(8)
中国戏剧出版社(5)
文艺报(4)
中文自修(中学版)(1)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1)
满分作文:初中版(1)
大阅读:中学生综合文摘(1)
当代学生(1)
上海远东出版社(1)
爆竹声中,一位泰斗级教授离我们而去了
作者:何欣  来源:纪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朔方  教授  学术界  曲家  爆竹  浙江大学  汤显祖  系主任  文学史  医院 
描述:采访中,徐教授的几个弟子都在感慨:像徐老这样学问和人格的人,今后学术界恐怕很难再有了。我说,现在教育条件越来越好,应该是一代胜过一代才对啊。可他们反问我:你看现在社会上,还有几个不为出书不为获奖不为赚钱不为评职称而搞学问的?还有几个人会像他这样,为了一部《晚明曲家年谱》闷着头研究30年?
中国茶:一种和谐的文明形式
作者:暂无 来源:茶博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谐  茶文化  中国茶  茶叶  人类与自然  文明形式  陆羽  功能饮料  饮茶  汤显祖 
描述:围说,茶产业是能使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的产业。
昆曲之梦幻之美
作者:于丹  来源:传承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昆曲  汤显祖  生活方式  牡丹亭  至情至性  戏曲形式  柳梦梅  人生  南柯记 
描述:昆曲不仅仅是一种戏曲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谈昆曲,不是让大家都要去学去唱,去整折整折地看,有时候知道一个意象,知道一点声腔韵味,找到里面的一种情怀,让我们可以从容下来,可以做梦,这就够了。
历史名人与澳门
作者:暂无 来源:协商论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门  文天祥  汤显祖  张弘范  南宋  伶仃洋  身世浮沉  魏源  戏曲家  海国图志 
描述: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数百年来,文天祥这一千古绝唱,深深地扎根在澳门同胞的心中。汤显祖
重游滕王阁
作者:楚欣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滕王阁序  汤显祖  导游  改革开放  王勃  莎士比亚  南昌  台基  都督  苏轼 
描述:滕王阁自唐永徽四年(653年)滕王李元婴始建以来,却一再遭受焚毁,高达28次,可谓多灾多难。改革开放后的1989年,滕王阁进
偏僻小镇缘何屡创“高考神话”
作者:应芳娟  来源:教育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神话  高考  汤显祖  王安石  老师  学校  北大  清华  优秀教师 
描述:50人考上清华北大!这是江西临川上顿渡镇两所中学在今年高考打造的"神话",一个小镇竟占整个江西省录取清华北大总人数的1/3!其中,仅临川一中一所学校就达到38人。诞生过王安石、汤显祖的"才子之乡
论杜宝形象的复杂性和杜丽娘的悲剧命运
作者:陆力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封建礼教  悲剧命运  牡丹亭  汤显祖  形象  社会意义  封建制度  两重性格  思想性 
描述:的思想代表了“最腐朽最反动的封建势力”,“《杜丹亭》的
从《闺塾》说开去
作者:洪浩平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塾》  《牡丹亭》  高中语文第四册  自读课文  古代戏剧  戏曲作家  汤显祖  人教版 
描述:在牡丹。"
唐涤生执着的艺术追求
作者:潘邦榛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追求  粤剧  创作实践  古典戏曲  香港  六个方面  电影改编  牡丹亭  红梅  汤显祖 
描述:在粤剧行内外,无人不听过唐涤生这个名字。他是杰出的粤剧编剧家、罕见的奇才;他籍贯珠海唐家湾而在香港成名,又蜚声中外。他才情横溢,名作迭出,对粤剧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值得我们大力的推荐和认真的研究。
黄粱梦破
作者:刘坤赤  来源:世纪行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粱梦  枕中记  邯郸  开元年间  河北省  旅店  公安人员  讨价还价  汤显祖  不二价 
描述:吕翁安抚之,授以青瓷枕。卢生倚枕入梦,于梦中娶娇妻、登金榜、凿河渠、立战功、任宰相、封国公、封妻荫子、光宗耀祖,遍历富贵之事,寿至八十岁而终。梦醒,见旅店依旧,吕翁在旁,入睡前店主刚下锅的黄粱(小米)尚未蒸熟,卢生怅然似有所悟:"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