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14)
报纸
(36)
会议论文
(13)
学位论文
(12)
图书
(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6)
才乡教育
(120)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
(26)
2013
(15)
2010
(18)
2006
(9)
2003
(10)
2002
(5)
1992
(3)
1988
(7)
1962
(3)
1935
(2)
按来源分组
其它
(28)
文史哲
(2)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中学历史教学
(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书店
(1)
中华书局
(1)
中华诗词
(1)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
清史研究
(1)
相关搜索词
王学统
发明人
天理
1193
人性论
山东大学学报
宇宙论
对象论
大宇宙关怀意识
太极
古代哲学
宇宙
天地生物之心
创造性机制
陆九渊
教育理论
本体论
发明本心
儒学
声说
周亮工
《辽海丹忠录》
主观唯心主义
哲学思想
区别
中进士
陆王心学
朱陆之辩
吾心即是宇宙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陆】搜索到相关结果
214
条
申
陆
象山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义
作者:
颜昌峣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3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君子
陆
象山
孔子
朱子
辨志
白鹿
第二次
科举取士
象山先生
学者
描述:
得失则其志之所向、已与聖贤背驰摊而上之。则又惟官资之崇、录(?)之厚薄是
道统、学统与政统:以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和
陆
子《白鹿洞书
作者:
郑晓江
来源:
教育文化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与
陆
象山
教育理念与制度
反思与启迪
描述:
通过解读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和
陆
象山《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二篇文献,从道统、学统与政统关系的角度来揭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核心内容与制度,并延伸考察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些主要问题,并从传统书院教育中
陆
象山“心”、“理”,关系新释―从阳明评象山“只还粗些”出发
作者:
田超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
象山
陆
象山
王阳明
王阳明
心即理
心即理
宇宙整体
宇宙整体
描述:
、“理”关系上动态流转、圆融复一的特质。不应机械化解读“心即理”,而要从文意脉络来理解之。
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从董仲舒到
陆
象山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全国新书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学的进路成为两者的内在结合,以精深的、真正太极化了的道理,来开显活的时间意识体验、艺术体验、生存体验和历史文化体验(其中必含中华与西方的历史文化交往体验),开启出一种有灵性的、时机化的、不离人的实际生活的哲-理。
矛盾调合,扬弃承传:朱、
陆
思想对海瑞影响的个案研究:[朱熹
作者:
李锦全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思想
中国
明代
描述:
矛盾调合,扬弃承传:朱、
陆
思想对海瑞影响的个案研究:[朱熹
从“太极辩论”剖探
陆
象山晚期思想的道家倾向:[陆九渊]
作者:
王冰泉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哲学
中国
中国
道家
道家
描述:
从“太极辩论”剖探
陆
象山晚期思想的道家倾向:[陆九渊]
心学研究的新突破:读《
陆
王心学研究》:[陆九渊、王阳明]
作者:
赵卫东
来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陆
王学派
陆
王心学研究
书评
描述:
心学研究的新突破:读《
陆
王心学研究》:[陆九渊、王阳明]
朱
陆
“去短集长”,共匡时弊:兼及江西为朱子学说园地:[朱熹
作者:
许怀林
来源:
徽州社会科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哲学思想
宋代
描述:
朱
陆
“去短集长”,共匡时弊:兼及江西为朱子学说园地:[朱熹
躬行践履 匡时救弊——
陆
象山政见、政绩评述
作者:
许怀林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
象山
躬行践履
象山先生
社会危机
“六经皆我注脚”
政见
荆门之政
王安石变法
社会矛盾
吏胥
描述:
躬行践履匡时救弊———
陆
象山政见、政绩评述□许怀林唐宋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经济与文化高度发展;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出现新的特点,尤其是宋代的农民起义举起了“均平富、等贵贱”的旗帜;占
一部系统研究宋明心学的力作——简评刘宗贤著《
陆
王心学研究》
作者:
吴光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王阳明
系统研究
陆九渊
陈献章
宋明理学
本体论
陆
王
研究方法
心即理
描述:
一部系统研究宋明心学的力作———简评刘宗贤著《
陆
王心学研究》吴光宋明理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学的主流,而不是她的全部。而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性即理”派(简称程朱理学)和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