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多种风格进行教学应是高师声乐教师的责任
-
作者:吕琳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师声乐教学 民族唱法 西洋唱法
-
描述:在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于基础教育的音乐教育人才,是目前摆在我们高师声乐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探索出新颖的教学方法,采取多样风格的教学模式,实施多样化的教学,从而提高
-
清静·平和:曾巩律诗、绝句的主导风格
-
作者:喻进芳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宋诗 宋诗 律诗 律诗 绝句 绝句
-
描述:、温和的风格。
-
吴宏凯studio:提倡生活风格, 而非设计本身
-
作者:骆莹莹 来源:书香两岸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美好生活类吧”。对这个答案吴宏凯显得十分满意,不过,她更喜欢用生活风格类来定义。在她看来,“香港的报纸有很成熟的专门谈life style的内容。谈生活风格,可以切入的角度很多。无论是设计也好,时尚
-
从景物描写看晏殊词温婉含蓄的风格
-
作者:王丹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景物描写 温婉含蓄 主观情感
-
描述:成了温婉含蓄的风格。
-
神韵风格的感悟与情思主脉走向的求索(2)
-
作者:吴甸起 来源:青年教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散文 褒禅山 王安石 背影 深层结构 立意 回忆 作者 作家 父亲
-
描述:微言妙旨,深处隐潜。有些散文的情思立意,作者在记叙中是有所披露的,但往往隐于深层结构的一隅,若明若暗,似现又隐,不易为人所识。欣赏时,不可一读而过,而要精读细品,慢慢咀嚼。尤其是阅读蕴藉含蓄的古代散文,更要注意它
-
俗致与雅极:论柳永与晏几道的创作风格
-
作者:刘丽娜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晏几道 俗 雅
-
描述:柳永与晏几道是北宋词坛上两位相当有影响力的词人,他们词作中所反映反描写的内容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却大相径庭。柳永自觉接受市民文化的熏陶,作品中大量运用俗词、俗语,创作以慢词为主,而晏几道却受其父晏殊及五代文人词的影响颇深,作品呈现出浓郁的雅化气息,在形式上,也以小令为主。
-
走出“牡丹亭”:苏舜钦近体诗中的语言转型
-
作者:倪博洋 来源: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舜钦 牡丹亭意象 语言转型 文学多元化
-
描述:苏舜钦的诗歌通过副词的恰当使用、句子对偶的巧妙改变、援用散文手法入诗等方式,打破了唐诗以来意象浓密、句子定位模糊、诗篇精致繁复而难以使读者把握要领的局面,促成了宋诗的语言转型.这正与人们历来称赞
-
古诗语言学习札记——几种改变词语原义的修辞格
-
作者:王政白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格 词语 白居易 古诗 原义 借喻 修辞手法 白发 王安石 事物
-
描述:的修辞格,在运用时,有关词语的本来意义,却由于修辞而改变了。如“田原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干戈”的原义是两种武器,即
-
浅谈李渔关于戏剧语言的理论——阅读《闲情偶寄》札记
-
作者:全景长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语言 闲情偶寄 李渔 戏剧理论 戏剧活动 清代 汤显祖 语言规律 明代 见解
-
描述:见解。这些见解很多是符合戏剧语言规律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
从信息时代看周礼全的语言逻辑思想和语境观
-
作者:胡霞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语言 逻辑思想 语境观 周礼全 信息时代 计算机信息技术 语言学理论 逻辑学家
-
描述:从信息时代看周礼全的语言逻辑思想和语境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