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胡应麟的史注观
-
作者:王立欣 来源:渖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史注 刘知
-
描述:论胡应麟的史注观
-
王安石人才培养观及其对高校人力资源培养的启示
-
作者:赵霞 要兴磊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的王安石关于人才培养的思想有很多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地方。王安石重视人才,主张加强教育培训,制定严格的人才选拔、人员考核等一系列规范的制度来促进人才的培养。他认为人才的培养要以实用为本,要使之久任,这对高校人力资源的培养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皮锡瑞“三礼”学的今文经学观
-
作者:潘斌 来源:古代文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皮锡瑞 《周礼》 《仪礼》 《礼记》
-
描述:之分。皮锡瑞治经重今文,并强调经学之微言大义,他对古礼多从礼之义的角度来认识。
-
吴澄李杜比较观述评
-
作者:潘殊闲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李白 杜甫 比较 述评
-
描述:应当并尊,李杜诗歌都法度谨严。当然,吴澄也客观指出,李杜虽为名家大家,并非篇篇可人意。此外,吴澄还将李杜与其他朝代的作家进行多维比较。吴澄在李杜比较接受史上是由宋人的一边倒过渡到明清的理性思辨的一个重要节点。
-
论胡应麟的唐诗变化观
-
作者:方锡球 来源:文化与诗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唐诗学 诗变观
-
描述:的轨迹.胡应麟是格调论诗变论的归纳者和完善者,他的“诗变”理论是复古论唐诗学的总结.
-
汤显祖唯情文学观的逻辑解析
-
作者:肖鹰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文学 汤显祖 唯情论
-
描述:神”三个重要命题,对其“唯情论”文学观的核心思想作了系统阐释,并在“情”、“奇”和“神”三个层面阐述了汤显祖文论观的逻辑结构.
-
从“至情”观到“情恶”观:试分析汤显祖戏剧作品中“至情”思
-
作者:宿东明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至情 情恶
-
描述:汤显祖的戏剧至今仍具有着引人入胜的魅力,还具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汤显祖的《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为“临川四梦”,系统而生动地展现了汤显祖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与态度,通过对这“四梦”的分析,可以探究汤显祖一生的思想变迁和人生追求。
-
八和新晖粤澳同演《紫钗记》和《狮吼记》
-
作者:星星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粤剧 会馆 广东 演出 澳门 粤澳 广州 常务理事 主办单位 纪念
-
描述:阳春三月,一脉相承的珠江、濠江,粤韵悠扬。为纪念广东八和会馆创建120周年,由广东八和会馆粤剧慎和堂主办,澳门粤剧爱好者陈惠萍担任统筹,广东南方电视台卫视频道TVS2协办的粤艺璀璨·八和新晖纪念专场演出,于3月20、21日和3月25、26日
-
“金陵五月风”第三届文学艺术节盛大闭幕大型舞剧《牡丹亭》演
-
作者:厉恩宝 李林 来源:金陵瞭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艺术节 艺术节 舞剧 舞剧 文学 文学 金陵 金陵 浪漫 浪漫 古典 古典 演绎 演绎
-
描述:咏红、邹建平等与800余位市民观看了演出。
-
一样的如花美眷 一不样的姹紫嫣红:近期沪上昆坛《牡丹亭》演
-
作者:艾坤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演出 演出 上海昆剧团 上海昆剧团 形态 形态 运作 运作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古戏台 古戏台 青春版 青春版
-
描述:昆曲中,没有哪一出戏比《牡丹亭》演得更热闹了。北京有“厅堂版《牡丹亭》,南京有熙南里古戏台上的《牡丹亭》。今年在上海,白先勇四月下旬又带来苏州昆剧团的“青春版”《牡丹亭》;同时,上海昆剧团的《牡丹亭》借着《临川四梦》的系列演出又登上了兰心大戏院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