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与苏轼对扬雄和韩愈的接受及其影响
作者:陈冬根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欧阳修  道论  文艺观 
描述:同,对二人文学创作及批评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论王安石与苏轼孟学思想之差异
作者:胡金旺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孟学思想  性善论  权变思想 
描述:学思想中的辨孟部分也从反面对孟子升格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宋代佛教与官府财政的关系——以曾巩与苏轼的见解为例
作者:崔勇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苏轼  佛教  官府财政 
描述:事严谨与苏轼的放达宽容,曾巩的任职京师、编修史籍与苏轼的任职地方州府首长的经历,形成鲜明对照。
梦中梦醒忧多少:晏几道与苏轼梦词之比较
作者:梁婷婷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苏轼  梦词  比较 
描述:在宋代,晏几道和苏轼都有大量关于梦的词作。然而晏几道多写“梦中之词”,描写梦境。而苏轼多写“梦醒之词”,发出梦醒感慨。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两人思想有所不同。梦文学这种长盛不衰的局面也使得梦文学
“从公已觉十年迟”笺苏轼、王安石关系〕
作者:张海滨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公已觉十年迟”笺苏轼、王安石关系〕
苏轼七律的自我意识:兼及苏轼在七律史上的地位
作者:李贵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自我意识  七律  人生如梦  王文诰  次韵  王安石  宋代诗学  表达自我  自我认识 
描述:在明清一些学者眼里,苏轼的七律没什么成就。袁枚《随园诗话》卷三评论说:“东坡近体诗……阮亭以为非其所长,后人不可为法,此言是也。”苏诗评点大家纪昀则直接了当地指出:“七律亦非东坡长技。”(《瀛奎律髓
苏轼与王安石、司马光的异同——兼论当前评价苏轼的几个问题
作者:朱靖华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前评价  改革主张  北宋王朝  几个问题  异同  免役法  大地主 
描述:本文对苏轼的政治思想作了深入分析,认为他有进步的一面,同王安石一样有改革的要求,与顽固反对变法的司马光有所不同。
赏古诗典故深邃哲理
作者:牛致远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达·芬奇  欧阳修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典故  间接经验  王清任  古诗  饮食口味 
描述:赏古诗典故深邃哲理牛致远●拈来古诗话哲理1.“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琴诗》)苏轼的这首诗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形象地阐述了以下哲理:()诗人围绕
“从公已觉十年迟”笺
作者:张海滨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熙宁  罢相  钟山  说法  东坡  知止  金陵  政见 
描述:元丰七年八月,苏轼由黄赴汝,途经金陵,会见了罢相退居钟山的王安石,两人相从甚欢,东坡在此留一月始去。《次荆公韵四绝》即写于此时,四绝之三是: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
《全宋诗》重出现象小
作者:吴宗海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宋诗》  《宋诗选注》  钱钟书  王安石  《全唐诗》  《吴江岸》  《青山集》  曾公亮  苏舜钦  苏轼 
描述:《全宋诗》重出现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