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有关《涑水记闻》的几个问题
-
作者:邓广铭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司马迁 宋哲宗 绍兴 钞本 神宗 范祖禹 王安石 北宋
-
描述:十四卷大书的人,总都可以体会到,他确实也是把司马迁所标举的宗旨贯穿在全书当中了的。
-
古代“记”体文章的分类与特点
-
作者:方丈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中学语文课 旅行见闻 永州八记 杂记 柳宗元 王安石 文学形式 古代 写景状物
-
描述:山记》等。二、记事类。这类作品主要是记述某一事件的经过情况的。如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方苞的《狱中杂记》等。三、记人类。这类杂记叙述历史上重要事迹。
-
从杂剧到传奇的《红梨记》
-
作者:古今 来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梨记》 知识分子 元杂剧 杂剧作家 汝州 传奇剧本 汤显祖 徐复 “情” 爱情自由
-
描述:之情与忧国之思结合起来,突出了“情”与“势”的斗争。作品继承了原作的特色,发展为构思精妙,情节生动,雅俗共赏的剧目。
-
《醒心亭记》赏析
-
作者:黄毓任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亭记》 审美感知 “乐” 曾巩 审美心理距离 民本思想 人格理想 “与民同乐” 唐宋八大家
-
描述:欧阳修有《醉翁亭记》名世,令人百读不厌;曾巩则有《醒心亭记》与之相得益彰,同样是不同凡响的佳构。 “醒心亭”何以“醒心”?首先在于其独特的悦人耳目的审美感知价值。放情游乐,“必即丰乐以饮”,酣醉劳顿
-
徐芳《雷州盗记》
-
作者:胡朝江 来源:语文园地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徐芳《雷州盗记》
-
玉茗堂断记
-
作者:吴文丁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抚州 沙井 高韵 绝俗 戏曲家 剧坛 《牡丹亭》 故里
-
描述: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其中以“玉茗堂”最著名。我国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生前最爱白瓣绿蕊、高韵绝俗的玉茗花(即白山茶)。他弃官回到故里——江西抚州后,用十年时间,借助亲朋的资助,建成一座书院,取了个总名称叫“玉茗堂”,包括玉茗
-
论汤显祖的人生道路与《紫钗记》
-
作者:曲家源 白照芹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紫钗记》 张居正 《霍小玉传》 人生道路 卢太尉 诗文集 申时行 传奇剧本 唐传奇
-
描述:一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的戏曲大家。他的剧作不算多,只有四部半,但其表现的思想意义和所达到的艺术成就,不仅在明代堪称独步,即使在整个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直可追逼王实甫《西厢记》,成为中国戏曲发展的高峰。
-
永州山水记思想内容初探
-
作者:蔡申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宗元 永州山水 思想内容 作者评价 艺术成就 王安石 思想意义 王叔文 寄托 当权者
-
描述:桐城派代表方苞说:“子厚文笔古隽,而义法多疵。②他们往往只推崇柳宗元山水记的艺术成就而否定它的思想意义;只欣赏作者笔下山水的隽逸而无视寄托于山水之中的情志;只把它看做是作者“自肆想于山水间”的产物
-
《涑水记闻》的史料价值
-
作者:冯晖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宋史》 史料价值 司马光 欧阳修 北宋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社会问题 通行本 语录体
-
描述:《涑水记闻》(以下称《记闻》)通行本16卷是司马光的一部语录体笔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该书“杂录宋代旧事,起于太祖,迄于神宗,每条皆注其述说之人,故曰《记闻》”。 《涑水记闻》比较详尽地记载了
-
欧阳修的《吉州学记》
-
作者:黄庆来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吉州 学记 欧阳修 州学 兴学运动 “庆历新政 范仲淹 “新政” 北宋 晏殊
-
描述: 北宋有三次兴学运动。欧阳修的《吉州学记》是第一次兴学运动的产物。据史书记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坏”。北宋建立后,首倡兴学的是晏殊。1027年,他知应天(今南京),即创州学,“且延范仲淹以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