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2)
报纸(74)
学位论文(6)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5)
地方文献 (148)
地方风物 (3)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29)
2013(20)
2011(25)
2010(26)
2007(17)
2006(10)
2002(7)
1996(6)
1995(9)
1983(2)
按来源分组
侨报(7)
剧影月报(4)
枣庄学院学报(1)
咬文嚼字(1)
盐城晚报(1)
武汉晨报(1)
中国民族(1)
朔方(1)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性爱女神的复活:从丽娘的原型看《牡丹亭》的文化意义
作者:刘汉光  来源: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爱女神  性爱女神  人欲  人欲  礼教  礼教 
描述:礼教的深度、力度和高度 ,标示着晚明社会个性解放思潮的高峰。
崔莺莺、丽娘和王娇娘之爱情观及文化意义
作者:周潇 刘畅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娇红记》  爱情观 
描述:进步的文化意义。
细微变化,突显主题--谈谈《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
作者:薛梅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要的作用.本文拟从柳梦梅名字的来源、柳梦梅的身份、柳梦梅的阳则之美及其热衷功名和干谒权贵等几个方面,比较话本<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柳梦梅形象的细微差别,认为汤显祖
青春版《牡丹亭》中丽娘的饰演者沈丰英的另类形象
作者:冷桂军 姜华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丽娘  牡丹亭  形象塑造  观众  音乐性  演员  类形象  黄梅戏  动作  主演 
描述:看过沈丰英主演的青春版《牡丹亭》的观众,都会被她所塑造的柔情似水的丽娘所感动。幽雅的气质,恬静的神情,优美的仪态,如梦
性爱女神的复活--从丽娘的原型看《牡丹亭》的文化意义
作者:刘汉光  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力度和高度,标示着晚明社会个性解放思潮的高峰.
让古典戏曲名著重放异彩__评《牡丹亭》改编本《丽娘》
作者:永宽 世声  来源:河南戏剧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让古典戏曲名著重放异彩__评《牡丹亭》改编本《丽娘》
让中国古典戏曲名著活在舞台上——评《牡丹亭》的改编本《
作者:贾庆申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丽娘  改编本  牡丹亭  中国古典戏曲  封建礼教  改编者  游园  柳梦梅  古典名著  舞台 
描述:的《牡丹亭》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崔莺莺、丽娘形象解读
作者:张悦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丽娘  崔莺莺  《牡丹亭》  《西厢记》  人物形象  长亭送别  女性自我  中国古代  生命点  戏曲家 
描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崔莺莺、丽娘形象解读
灵与肉契合中异化的救赎——性别批评中的丽娘形象再解读
作者:罗昔明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别  生命本真  《牡丹亭》  爱情  男权体制 
描述:作者从社会性别和社会伦理结构的层面,已初步呈现出女性争取人性自由的自我意识觉醒。
细微变化,突显主题——谈谈《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
作者:薛梅  来源:安康师专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丽娘慕色还魂》  丽娘慕色还魂》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梅  柳梦梅  形象比较  形象比较 
描述:柳梦梅的身份、柳梦梅的阳则之美及其热衷功名和干谒权贵等几个方面,比较话本《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柳梦梅形象的细微差别,认为汤显祖对柳梦梅的再创造进一步突显了作品“以情抗理”的主题,表达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