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玉茗堂四梦”各剧题词的写作时间考
作者:黄仕忠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唐振吾  臧晋叔 
描述:贬官广东时的所见所闻,断不可能成于万历戊子,故应以署作万历戊戌即万历二十六年(1598)者为是。因知臧本所署,出自臧氏个人推断;汤氏各剧的完成时间,需要重新考虑。
新闻监督的公共性应是刑法保护的重要法益
作者:李瑾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监督  刑法保护  公共性  刑事强制措施  新闻记者  新闻报道  法益  采访  管理办法  新闻出版 
描述:近年来,记者采访遭遇人身攻击或事后报复,甚至因撰写新闻报道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事时有发生。记者的执业环境似乎变得有些"凶险"。危险信号:以刑事手段处理未经查实的言论2010年7月,《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不幸成为"记者被通缉"这一新
一动万随 明断暗续:再谈《艺概》一书的写作特点
作者:袁津琥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熙载  写作特点  潜气内转  再谈  条目  王安石  写作方式  论述  书法  左传 
描述:晚清学者刘熙载所撰写的文艺理论批评名著《艺概》久已脍炙人口,凡研治中国古典文学者类能知之。但是该书在写作中存在的一些特点,则向不为人措意。笔者曩撰有《镶金嵌玉碎锦成文——浅谈〈艺概〉一书的写作
念其之静,慕其之韵:走进丁宁的写作世界
作者:吕冉 丁宁  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初中生适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衣  秦淮河  王安石  写作风格  文风  诗词  刘禹锡  百炼钢  能带  六朝 
描述:并且读完之后能带给我一种心灵上的深深的感动,抑或是有所思考、有所启迪,我都会很喜欢。
模糊其辞更清晰:谈新闻语言的“活化”
作者:胡仁钧  来源:新闻前哨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糊语言  新闻语言  新闻写作  语言表达  新闻事实  新闻宣传效果  月全食  辩证的统一  王安石  天气状况 
描述:。也可以想象,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上也是大有可为的。
海南新闻时事评论员、记者柳明:转变态度应是第一步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海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负面新闻  态度问题  时事评论员  海南  记者  信任危机  制度改革  公开透明 
描述:笔者认为要先解决导致危机出现的自身态度问题。
以剧为戈-传奇《绿牡丹》的写作与吴炳的改编
作者:林芷莹  来源:清华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温体仁  《綠牡丹》  復社  吴炳  粲花斋改编本 
描述:以剧为戈-传奇《绿牡丹》的写作与吴炳的改编
写作在松阳的松阴下-关于汤显祖:叶洲的《浮生之梦》
作者:梅重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说说汤显祖  日前与师友之交的“山野隐士”在QQ上随谈,偶尔知道他的松阳老乡叶洲先生有一部关于汤显祖的长篇历史小说《浮生之梦》于新近问世。
是“罢相回乡”还是“拜相进京”?——谈谈《泊船瓜洲》的写作
作者:刘岩波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背景  王安石  泊船  参考材料  家乡  组织教学  七言绝句  北宋  宋神宗  表达 
描述:“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呢?一般说,只有在离开家乡时再表达这种感情,才是比较符合情理的。如果马上就要回到家乡,
言理见解新 文短多波澜——谈《读<孟尝君传>》的写作特点
作者:王松涛  来源:党校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写作特点  王安石  气势雄浑  严酷现实  读后感  北宋  史记  文字表达  用能 
描述:势雄浑,写得跌宕生姿,曲折有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佳作,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