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周礼》的时代背景及其内容探析
-
作者:周林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代背景 朱熹 周礼 发展进程 儒家政治思想 政治制度 南宋 春秋战国时期 政治经济制度 王安石
-
描述:《周礼》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应当是承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礼学,是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周礼》中,包含了官阶的设置、待遇以及社会中其他一些制度的相关方面。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以《周礼》论青铜「旅」器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海中文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两周青铜器铭文 旅彝 陈设 Zhou Li Zhou Dynasty bronze ware inscriptions lü vases to display
-
描述:以《周礼》论青铜「旅」器
-
周礼中的「人民」
-
作者:赖祥蔚 来源:华冈社科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周官 周朝 西周 周公 人民 权利 义务 城邦 编户齐民 王安石
-
描述:周礼中的「人民」
-
荀子与周礼之关系-以威仪执持为考察中心
-
作者:暂无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荀子 儒家 威仪 周礼 性恶 Xunzi 荀子 Confucian weiyi 威仪 Zhou Li 周礼 human nature
-
描述:荀子与周礼之关系-以威仪执持为考察中心
-
有关本质的三种理论:解读亚里士多德、克里普克和周礼全的本质
-
作者:夏素敏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质 谓词 必然 概念
-
描述:亚里士多德、克里普克和周礼全先生都承认本质的存在,只是具体看法不同。亚里士多德考察了现实必然及现实事物的本质;克里普克借助可能世界语义学,关注的是逻辑的必然、终极的本质;周礼全预设了绝对本质
-
从信息与智能交互的角度看周礼全先生的四层次意义理论:兼论语
-
作者:张晓君 邹崇理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表达式 四层次意义理论 自然语言 周礼全 智能主体 真值条件 语句 模型论语义 交际语境 抽象意义
-
描述:.6)因而,对语言表达式(指专名、通名、摹状词、语句等)的意义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是西方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计算语言学、理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共
-
由《论成周学礼》看汤用彤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
作者:赵建永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用彤 儒学 礼教 中国文化 主体性道德人格 周礼 学礼 现代价值 成周 立国之本
-
描述:教育和治国理念中的主导地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周礼的各种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是儒家产生的直接源头。经孔子述传,“礼”遂成为儒学的核心范畴,形成了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
-
论孙诒让的礼学研究与中西政治文化观
-
作者:陈安金 孙邦金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诒让 周礼 文化保守主义 中西文化观 西学中源说 西方政治思想 中国政治文化 教育思想 政治理想主义 文化多元主义
-
描述:西洋政治学术沿革经过"。(转引自陈守庸,第1-2页)由此可见其关切政治之一斑。在晚清变法浪潮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双重刺激之下,孙诒让开始从纯粹地
-
先秦礼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评《晚周礼的文质论》
-
作者:姚才刚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周礼的文质论》 人文学科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秩序意识 礼仪规范 中国
-
描述:先秦礼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评《晚周礼的文质论》
-
略论《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图学思想 《周礼正义》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古代科学 孙诒让 画法几何学 周代社会 战国时期
-
描述:略论《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刘克明胡显章人类在认识并改造世界时,图或图象、图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与语言、文字、公式一样起着信息传递的功效。人们经常用绘制在平面上的图形来表示事物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