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国历代吴康斋研究综述(1460-2010)
作者:邹建锋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吴康斋  明代  清代  儒家  综述 
描述:代内地学者多从明代心学史的早期启蒙地位评价康斋,如蒙培元认为康斋是明代心学的直接发端者,唐宇元突出康斋对王学产生的催生作用,步近智、张安奇肯定其对明代朱学到心学转变的促进意义;海外学者对吴康斋在明代
刘凝与《觉斯录》
作者:李真  来源:国际汉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凝  《觉斯录》  护教著作  儒家  佛教  天主教 
描述:外人物,但也不乏一些被历史所湮没的普通民众。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一位平凡的江西学人刘凝,以期能通过考察刘凝的生平、著作和他与传教士的交往,重点分析和研究他的护教著作《觉斯录》,探求奉教的中国中下层儒家
象山心学中的“义利之辨”探析
作者:牟宗艳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义利之辨  君子  小人  道德修养 
描述:可谓极富新意 ,别开生面。本文就陆象山在“义”与“利”的关系、“义利之辨”与君子小人之“志”、“义利之辨”与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思想展开论述 ,以求对心学一派的价值观深蕴作一探讨。
陆象山心学美学本体论:本心与审美
作者:王煦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美学  心学美学  直觉体验  直觉体验  当即显现  当即显现  内在超越  内在超越 
描述:在象山处,美的本体即本心,本心的显现就是美;审美乃对本心之美的体认,本心之美就在体验中澄湛,并将一切皆在人生活动中"落座",以人生境界为指归。其理论旨意和最高理想追求,即引人进入"自在自得"与天地浑然不二的至乐境界。
论南宋心学领袖陸象山的政治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陳忻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思想  文化研究  象山先生  南宋  朱熹  士大夫  宋代  领袖  陛下  宋史 
描述:荆门军则是其"裕民"思想的具体实践。本文就是以这两个事件为中心,把陆象山摆放在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下,能过考察其政治思想和实践来探究其人格精神。
陆、王心学一系对易理的诠释
作者:邓秀梅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杨简  王阳明  王畿  儒家易学  儒家心学  心即理  心即易 
描述:陆、王心学一系对易理的诠释
陆象山「心学」的义理与王阳明对象山之学的了解
作者:杨祖汉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陆象山「心学」的义理与王阳明对象山之学的了解
象山心学体系中的实学思想
作者:葛荣晋 晋圣斌  来源: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实学思想  心学体系  发明本心  陆象山  封建社会  修养方法  本体论  内圣外王  孟子 
描述:陆象山(1139—1193年)的思想属于心学体系,具有空虚的性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亦应注意发掘其心学体系中的实学成分。这虽然是一种矛盾,然而却是事实。在象山的思想体系中,心学占据主导地位
朱熹哲学之心论及其与陆九渊心学的区别
作者:秦方鹿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朱熹哲学之心论及其与陆九渊心学的区别
汤显祖的戏曲观与晚明心学思潮
作者:陈永标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晚明心学  《牡丹亭》  戏曲观  心学思潮  戏曲艺术  个性解放  文化专制主义  文学创作  人文主义 
描述:时代要求,才是汤显祖“主情说”的基本内涵和美学价值。文章还与欧洲中世纪文艺思潮作了一些比较,提出了中西作家反封建文化专制主义.斗争的人文主义文艺思想相通相似之处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