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巩、韩愈“不平之鸣”比较
-
作者:朱尚贤 来源: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韩愈 颜真卿 欧阳修 张巡 泰山 祖父 东野 胆力 二书》
-
描述:其针对现实的不平之鸣,在深度和力度上要超过韩愈。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说曾巩“很少有韩愈那种针对现实鸣其不平的精神”、“缺乏现实内容”、“缺乏新鲜感或现实感”,这不免离开了曾巩作品的实际。
-
王安石文宗韩愈渊源考
-
作者:寿涌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韩愈 散文语言 议论文 欧阳修 桐城派 渊源 韩文 中国散文史 对偶句
-
描述:》,曾巩此书约写于庆历七年,时年王安石27岁,正当调知都县之时。后嘉访元年,欧阳修又以“吏部文章二百年”褒誉王安石②,时年王安石36岁。可见,王安石中青年时期文家韩愈,欧阳修是洞若观火的。后来南来李壁
-
韩愈逸事——投书苍龙岭
-
作者:暂无 来源:读与写(高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韩愈 代表作家 唐宋时期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散文 华山 古文运动
-
描述: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起源:据查,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
-
唐宋儒学比较教育:以韩愈、柳宗元与王安石三家教育观为例
-
作者:姚振黎 来源:儒学与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儒学 教育改革
-
描述:方针,或有可供吾人今日教育改革之参考者。
-
韩愈《平淮西碑》五议
-
作者:史苏苑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裴度 唐宪宗 碑文 藩镇割据 王安石 战役 韩愈 王鸣盛 统帅 三州
-
描述: 千余年来,对于韩愈的《平淮西碑》,议论纷纭,贬誉参半。究竟怎样评价才算更为恰当,一时尚难作出结论。下面仅将个人的一些看法略加阐述。一、诚惶诚恐的心情,如《诗》如《书》的文章如所周知,唐宪宗元和年间
-
李觏诗歌简论
-
作者:邹自振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诗歌 诗歌 评述 评述
-
描述:。从承继关系看,李觏诗歌受韩愈等人的影响,已初露"江西诗派"的端倪。
-
王安国诗歌略论
-
作者:徐步乙 来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国 诗歌 方回 纪昀
-
描述:面。总的来说,王安国是宋诗从新变到成熟的历程中一个过渡性人物之一,通过对其诗歌的分析为宋诗的发展史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
浅论晏殊诗歌的艺术风格
-
作者:李海燕 温晓晖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诗歌 艺术风格
-
描述:晏殊小令词,备受世人瞩目,研究之文满案盈箱。其诗歌却受尽冷落,其实晏殊的诗歌创作也有别具一格之处,成就明显。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当年晏诗声名盛大。之所以研究者甚少是因为晏诗大量佚失。本文将通过对晏殊
-
试论谢逸诗歌的思想内容
-
作者:赵翠荣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谢逸 诗歌 隐逸 友情
-
描述:谢逸诗歌的思想内容丰富,包涵了他怀才不遇的无奈和世态炎凉的感叹;安贫乐道的隐逸理想;以及对友情和亲情的咏叹,其中对友情的抒发涵盖面又是较为全面的。而诗人也正是通过这些情感的抒发暂时忘记了苦涩的命运
-
我的诗歌理想
-
作者:杨景荣 来源:诗探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理想 文字 牡丹亭 非诗 作品 创作 堂吉诃德 词组 探索
-
描述:更血肉一点,更泥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