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4)
报纸(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2)
文化溯源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3)
2012(5)
2011(8)
2008(3)
2006(5)
2000(2)
1998(4)
1997(2)
1993(1)
1956(1)
按来源分组
鹤壁日报(2)
青海科技(2)
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1)
中国酒(1)
铜川日报(1)
陶瓷学报(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文史哲(1)
党的生活(青海)(1)
书屋(1)
2012年度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项目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北京市  年度  原子核高自旋态  项目名称  完成人  等级  王烈  序号  创业 
描述:2012年度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项目
李纪贤先生的中国陶瓷史学
作者:子仁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陶瓷  新石器时代  陶瓷  陶瓷研究  史学  中国美术史  中国古代陶瓷  美术通史  美术学院  美术史论 
描述:恩师李纪贤先生,1937年10月生于浙江嘉善县。家乡清秀的水土风物和浓郁的人文环境,陶养出先生清明平和的气质与性格,为其后来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人格基础。
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最近撰文指出,科学技术应是第一经济增长点
作者:刘成相 李万茂  来源:科学技术哲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最近撰文指出,科学技术应是第一经济增长点
作家妙答刁问
作者:杨海亮  来源: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中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本主义国家  作家  外国记者  改革开放  科学技术  刘绍棠 
描述:刘绍棠到国外访问,一位外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刘先生,听说贵国进行改革开放,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这样一来。你们的国家不就变成资本主义国家了吗?”
与瓷相伴的一生:访陶瓷专家李纪贤教授
作者:周丽丽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瓷研究  陶瓷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古陶瓷  教授  元青花  故宫博物院  中国艺术  美术史论  收藏 
描述:当下收藏热持续升温,鬼谷下山瓷罐更是打开了瓷器收藏的大坝,各色瓷器如洪水般涌入艺术品市场,是时泥沙俱下. 近日,我们有幸拜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古陶瓷专家李纪贤教授,与我们聊一聊
人间更有痴於我:《汤显祖全集》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
作者:白化文  来源:书品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工作  中国  汤显祖全集  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 
描述:人间更有痴於我:《汤显祖全集》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
2012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系列报道人才篇之六:徐
作者:暂无 来源:钢结构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钢结构工程  网架制造  浙江东南  钢结构网架  杰出人才  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项目经理  浙江省  协会 
描述:本期报道2012年度"钢结构杰出人才奖"获得者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春祥高级工程师。徐春祥,男,1962年10月出生于萧山衙前,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钢结构协会副会长
马头山下团结歌
作者:永定  来源:民族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家坪  马头山  湖南省  学习环境  永定区  民族文化  科学技术  活动中心  治安联防  乡镇党委政府 
描述:马头山下团结歌永定马头山下的永定区王家坪乡东临桃源,南连沅陵,北接慈利。边界之地,相互插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过去,群众争水占地,互伐林木,聚众械斗,哄抢财产之事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近几年来,王家坪乡党...
李浩寨乡科技扶贫成绩斐然
作者:钱忠贤  来源:云南科技管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技扶贫  科技文化素质  贮藏保鲜  科学技术  扶贫计划  粮食总产量  经济林  农业技术  发展经济  高产稳产 
描述:李浩寨乡科技扶贫成绩斐然
对外经济贸易应是新技术革命的“开路先锋”
作者:汪尧田  来源:国际商务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对外经济贸易  科技革命  国际经济贸易  国际贸易  科学技术  贸易渠道  国际交流  传播知识  探讨 
描述: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新形势下,关于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技术革命将会对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贸易带来哪些影响以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等问题,都应进行探讨。为此,本刊编辑部和院学生会最近分别召开了若干次有部分教师和同学参加的讨论会,现以笔谈方式刊登一些发言摘要。今后本刊还要对这个新课題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