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董永戏文佚曲,真?伪?
作者:班友书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董永  辑佚  元杂剧  槐荫树  正始  传奇  宋元  胡应麟  古典文学  秀才 
描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6年出版了钱南扬先生辑录的《宋元戏文辑佚》。这是一本全面辑录宋元戏文佚曲的专著,计收佚曲891支,涉及戏文167种,引用参考书目168部,资料之丰,令人惊佩不已。它证实了在北中国元杂剧盛行的同时,在南方继温
井陉金代壁画墓
作者:郝建文  来源:当代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壁画墓  《太平寰宇记》  金代  井陉县  县志   
描述:井陉,因南有井陉山而得名.据<元和郡县志>: "其山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日井陉."又据<太平寰宇记>: "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日井陉."置井陉县.
花零余香 存回首情更深―周亮工《舟中与胡元润谈秦淮盛时事次
作者:平志军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赏析  次韵  时事  求学生涯    先世 
描述:(1643),以守城功,擢监察御史。十七年(1644),入京。未十日,李自成农民军陷京师,明亡。遂间道南奔,从明福王朱由崧于江宁。因被诬“从贼”而下狱,继而闭门里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亮工迎降,授盐法道。此后,屡次升迁,官至卿贰。却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一生“三仕三已”,三次入狱。尤其是入清后,官位虽显,却先后两次下狱,险些丧命。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卒于江宁。高宗时入《贰臣传》乙编。有诗文集《赖古堂集》二十四卷等多种著作传世。因其诗文成就,以及地位影响,人们常将之与同为贰臣的“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相比称,认为亮工“诗文未能成家,才名稍亚钱吴”。尤其与龚鼎孳,由于二人均爱才好客,仕途坎坷,人格心态,有着更多相似。如果单以诗歌成就而言,周亮工或难与三人相埒。但他不仅工诗善文,且留心篆刻之...
乐史留名一过客——为梅比尔勾像
作者:辛丰年  来源:音乐爱好者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史  歌剧台本  新教徒  大歌剧  瓦格纳  柏辽兹  本音  肖伯纳  音乐爱好者  识时务 
描述:提起梅比尔,今天的音乐爱好者大概会有点陌生,也没多少感性的联想;他的大作,能听到的,想听的,实在不多。翻翻几本音乐词典,给他的篇幅少得可怜,只有“格罗夫”是例外。同百多年前他名震欧美、红得发紫
由"史"字论殷代的"史官"并非史官
作者:田标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  史官  殷代  《周礼》  司马迁  刘知几  班固   
描述:"史官"之名,自司马迁、班固开始使用,经刘知几对其从理论上进行规范,而后历代相沿。《周礼》中序官篇、宰夫篇、小史篇中"史"引郑司农注,皆谓史官掌书起草,
杜易还是杜必
作者:赵立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审言  近体诗  乐府歌行  钱仲联  旧唐书  王船山  七言  古籍出版  胡应麟 
描述:近读钱仲联先生增补集说校注的《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版),在《代白纻舞歌辞四首》其四后有"集说"一条,摘录如下:
湘昆
作者:张富光  来源:艺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日文化交流  《牡丹亭》  优秀文化  友好关系  文化部  湖南  器乐曲  中国 
描述:为介绍中国优秀文化,加强中日文化交流,促进中日友好关系,受中国文化部派遣,湖南省昆剧团将带昆曲名剧《牡丹亭》、《醉打山门》、《挡马》和部分昆曲器乐曲,
说李觏
作者:傅林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王安石  王安石  曾巩  曾巩  孟子  孟子 
描述:李觏一生从事教育工作 ,尤其注重平民教育。他想要改革北宋的朝政 ,因为他未得机会进入仕途 ,所以无法实行自己的改革主张。胡适说李觏是王安石思想先驱 ,理由不充分。说曾巩是李觏的学生也无史料依据。关于李觏对孟子的非议 ,却反映了李觏对孟子的特殊看法。
易学略论
作者:傅荣贤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  卦爻辞    易学  《易》学  陆九渊  心学  本体论  六十四卦  《周易》 
描述:易学略论傅荣贤杨是南宋时期著名心学家陆九渊的高足。杨的易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二十卷解易著作《杨氏易传》和一卷提纲性的通论《己易》之中。这两部重要易学成果既是杨个人的易学心得与总结,也是南宋
北宋科举制度
作者:张伟民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北宋  科举考试  诗赋取士  科举取士  进士  王安石  宋朝  地主阶级  宋太祖 
描述:科举制度创置于隋唐时期,由国家定期分科考试,选取人才,分派官职。此后一直成为历代封建王朝选官的基本制度。到宋朝时,科举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北宋的科举制度略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