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清散的临床应用
-
作者:张长河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床应用 《万病回春》 面色萎黄 寒热往来 崩漏不止 辨证应用 龚廷贤 妇人
-
描述:右肺可见均匀致密片状阴影,白细胞12.3×109/L。诊为肺热喘咳(肺炎)。投以温清散,处方:当归15g,川芎10g,生地30g,赤芍15g,黄连10g,黄芩15g,黄柏15g,栀子10g,大青叶
-
温清饮现代研究进展
-
作者:徐春娟 陈建章 陈荣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温清饮 龚廷贤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综述
-
描述:在中医发展史上,江西抚河流域名医辈出,其中明代龚廷贤被誉为"医林状元",其<万病回春>所载方剂备受后世习用.如温清饮一方,由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黄连、黄琴、黄柏、扼子组成,治妇人经行不住
-
俞平伯的昆曲情结
-
作者:杨振华 来源:江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俞平伯 昆曲艺术 叶圣陶 牡丹亭 北京昆曲 知识分子 拍曲 唱曲 曲谱 清华园
-
描述:,我常
-
析伯夷、叔齐——读韩愈的《伯夷颂》和王安石的《伯夷论》
-
作者:郑析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迁 周武王 商王朝 奴隶主 劳动人民 王安石 功德 公元 韩愈 周王朝
-
描述:夷、叔齐的吹捧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只不过是始于孔老二的历代反动儒
-
冬天御寒防春温
-
作者:黄元金 来源:健康生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脏六腑 御寒 抗寒能力 提高免疫力 传统医学 慢性支气管炎 功能偏差 黄帝内经 温补肾阳 徐春甫
-
描述:古人曰:"寒者,天地杀厉之气,中伤于人,不急治之,随经传变,生死存亡,旬日而见。"这话,道出了寒症的危害性。寒,对五脏六腑可犯;寒,在五脏六腑可生。外因,可导致体内疾患;内因,可引起外因的作用,容易发病。总而言之,人的体内元气充沛,抗寒能力就
-
读《〈宋定伯捉鬼〉两题》
-
作者:李延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具体意义 人物形象 同音同形词 《牡丹亭》 典型环境 社会环境 抽象意义 本质论 同一律 搜神记
-
描述:读《〈宋定伯捉鬼〉两题》贵州/李延明如何正确理解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读了贵刊今年第一期上宋桂奇同志的文章,觉得很有必要把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一是希望引起老师们重视,二是
-
笛王许伯遒与梅兰芳
-
作者:许国杭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兰芳 昆曲 舞台演出 三十年代 五十年代 唱腔 四十年 俞派唱法 吹奏 南柯记
-
描述:先叔许伯遒先生自幼受家庭薰陶(先叔爷友皋公能唱昆旦,喜吹笛),又天赋禀厚,十岁时已能按谱奏曲,颇有昆味。他先从名笛师方萼亭学笛,十四岁那年,在上海一次昆曲清唱中,吹奏[千
-
旧时月色下的俞平伯
-
作者:陈徒手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俞平伯 《红楼梦》 《牡丹亭》 大批判 研究员 《人民日报》 资产阶级上层人物 郑振铎 月色 毛泽东
-
描述:旧时月色下的俞平伯
-
赞俞平伯《牡丹亭赞》
-
作者:万云骏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俞平伯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抗日战争 诗词曲 中西戏剧 生活年代 古代文学 阶级性
-
描述:把西方的莎士比亚和中国的汤显祖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中西戏剧并立的高峰,而《牡丹亭》则是汤剧的代表。从时间上说,汤的生活年代为1550——1616年,而莎士比亚为1564——1616年,时间上差不多。然而汤氏生于中国(当时
-
张伯行与《唐宋八大家文钞》
-
作者:肖瑞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张伯行 唐宋散文 柳宗元 欧阳修 唐顺之 王安石 茅坤 曾巩 苏轼
-
描述:时至今日,对于唐宋散文的爱好者来说,"唐宋八大家"与《唐宋八大家文钞》都已经不是陌生的概念:"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成就卓著的散文作家的合称,包括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唐宋八大家文钞》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