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3)
期刊文章(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4)
地方文献 (3)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20)
2009(1)
2008(2)
2004(1)
2002(3)
2001(1)
1980(1)
1941(1)
1936(1)
1934(1)
按来源分组
三秦都市报(1)
三江都市报(1)
今日早报(1)
羊城晚报(1)
商情日报(1)
当代文坛(1)
风景名胜(1)
政府法制(1)
福建教育(1)
淮北晨报(1)
易文翔风筝的一代人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天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出生在一个讲理想的年代,却不得不生活在一个重现实的年代,是这一代人最大的尴尬。”这是社会对“七零后”一代人最经典的总结。关于代际划分的讨论,当今社会常以出生时间为界,并以十年为计,比如“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等。这虽然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却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文化潮流的变化,被人们所认可。
寻梦·梦·圆梦——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历程
作者:李耿巍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白先勇  昆曲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描述:如何让昆曲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壮大,是白先勇长期以来从未停止过的思考。他认为,要让昆曲的艺术生命力得以延续,年轻化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昆曲要年轻化,演员要年轻化,观众也要年轻化。他呕心沥血全力打造的取得了巨大成功。
“不解丹青世好”(苏轼论艺术创新)
作者:汤炳能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论  艺术创新  王安石  随物赋形  欧阳修  自出新意  颜真卿  艺术家  文学创作  创新精神 
描述:则王氏之同也。”这一段文字是批评王安石的。王安石的一些散文,言辞犀利,说理透彻,不失为好的文章。苏轼认为,他的毛病“在於好使人同己”,要求天下人的文风和自己的一个样。这就使得文坛象盐碱荒滩,黄茅白苇,一望无边,十分单调荒凉。
笔墨宋明 艺趣发新枝——清人乐钧《耳食录》艺术谈
作者:胡子远 赵伯英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人  笔记小说  华夏民族  司马迁  阅微草堂笔记  艺术形象  多角度  多侧面  统治者  清代文学 
描述:奇者而言”。这当然是大略而言。其实,清代笔记小说在明代文人创作小说的影响下,有着自己的面目。笼统地说,它们都追求艺术形象的立体效果,使读者获得多侧面、多角度的审
女“粉丝”狂汤显祖13年 倾家荡产见偶像后却自杀
作者:暂无 来源:可乐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自杀  莎士比亚  杜丽娘  白马王子  柳梦梅  江西  牡丹亭  记者  媒体 
描述:记者雨林林报道:昨天凌晨4时许,痴迷汤显祖13载,经媒体多方报道的“追星狂人”杜丽娟,留下一封遗书在江西临川县跳河自杀,幸被路人救起。汤显祖是戏曲大家,我朝人称“东方莎士比亚”。他的巨著《牡丹亭》讲述了柳梦梅与杜丽娘的凄美爱情故事,深受我朝青年男女的喜爱和追捧。
沉痛悼念张铭让教授——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院长陈武勇在
作者:暂无 来源:西部皮革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沉痛悼念  学院院长  致悼词  追悼会  四川大学  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科技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四川省  教授  武勇 
描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深切哀悼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轻工行业具有极高声誉的著名皮革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我校“214人才”岗位第一层次人选、博士生导师张铭
传陶公之闲情 唐人之风致-李觏七绝诗诗风探析
作者:高琦 邓俊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七绝诗  七绝诗  陶公闲情  陶公闲情  唐人风致  唐人风致 
描述:在《李觏集》中,存有李觏的各体诗作三百三十多首。其中有七绝诗九十余首,占其诗的总数四分之一强。李觏的七绝诗风格多样,立意出人,寄慨遥深,创辟奇特,质朴自然,深得陶渊明和唐人作诗之真髓。通过六首七绝诗的赏读,进一步探析李诗的这一风貌,给后人以启迪。
杨小楼之麒麟阁,周信芳,刘韵芳,刘文奎,萧何月下韩信:[
作者:窦蕴秋君摄 江炎嘉君特摄  来源:十日戏剧 年份:193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杨小楼之麒麟阁,周信芳,刘韵芳,刘文奎,萧何月下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