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谢逸诗歌的思想内容
-
作者:赵翠荣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谢逸 诗歌 隐逸 友情
-
描述:谢逸诗歌的思想内容丰富,包涵了他怀才不遇的无奈和世态炎凉的感叹;安贫乐道的隐逸理想;以及对友情和亲情的咏叹,其中对友情的抒发涵盖面又是较为全面的。而诗人也正是通过这些情感的抒发暂时忘记了苦涩的命运
-
我的诗歌理想
-
作者:杨景荣 来源:诗探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理想 文字 牡丹亭 非诗 作品 创作 堂吉诃德 词组 探索
-
描述:更血肉一点,更泥土一
-
特殊形式的诗歌
-
作者:顿新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文诗 王安石 特殊形式 宋代 顺序读 诗歌 元素 词序 诗体 回环
-
描述:回文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歌,它运用词序回环往复的语句,使全句或全首既能顺序读,又能颠倒吟。这种诗体虽然有些近乎文字游戏,但还确实难作。现略举数例。宋代的王安石就有三首回文诗,其中一首是:“梦长随永
-
念萁之静,慕其之韵:走进丁宁的写作世界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初中生适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世界 写作 丁宁 金陵怀古 韵 王安石
-
描述:“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
诗歌因对比而生色 对比因诗歌而放彩
-
作者:赵英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对比 南北朝 王安石 文学家 梁代
-
描述:南北朝梁代王籍写有一首题为《入若耶溪》的诗:“艨艟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读了这首诗后,在《钟山即事·北山》中将其改成:“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
评序文写作中的一种庸俗化倾向
-
作者:孙彦杰 来源:应用写作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庸俗化倾向 写作 阅读理解 读者 略读指导 作者 叶圣陶 典籍 性质 王应麟
-
描述:量的标准;然后阅读全书,就不会茫无头绪。"苏联学者波瓦尔宁也从同样的角度对序文的性质、作用做了阐述:"许多读者根本不看序言,认为它
-
汤显祖诗歌对南京城市的书写:汤显祖诗歌的文化学考察
-
作者:卢川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歌 诗歌 南京 南京 城市书写 城市书写
-
描述:万历十二年始,汤显祖在南京任官十载。在此期间,他的许多诗作都是南京城市生活的产物,对南京城市的书写包罗万象。这些诗文从市民的文化认同和立场出发,运用丰富的城市意象,将城市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
试论曾巩诗歌的渊源
-
作者:陈斐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学研究 宋代文学研究 曾巩 曾巩 诗歌 诗歌 渊源 渊源
-
描述:曾巩诗歌主要渊源于屈原、陶渊明、杜甫、韩愈等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平实清健的风格,是北宋诗坛上不可漠视的存在。
-
汤显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简论
-
作者:邹自振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诗 明诗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歌 诗歌 理论 理论 风格 风格
-
描述:汤显祖是伟大的戏剧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只是他的诗名为他的扛鼎之作《牡丹亭》所掩盖。汤显祖存诗2260余首。强调真情、卓识、灵性的统一,是他诗歌理论的核心。汤诗清新奇巧、飞灵生动、玲珑透逸
-
聚焦点更应是闪光点:参赛演讲稿写作的要领之一
-
作者:张宏梁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演讲稿 演讲稿 闪光点 闪光点 聚焦点 聚焦点 写作 写作 参赛 参赛 演讲学 演讲学
-
描述:演讲稿的应用十分广泛,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其分类也多种多样。一般探讨演讲学的教材和资料上是这样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