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宓的译诗(下)
-
作者:陈建中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宏 诗歌 翻译
-
描述:本文下篇承上篇,深入赏析吴宓的译诗,如《挽歌》(安诺德),又比较吴宓与郭沫若、梁实秋对《鲁拜集》的翻译,表明吴译讲究用字、用韵和节奏,调动各种表现手段,传达原诗思想和情感。
-
谈汪译《牡丹亭》
-
作者:郭章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英译 英译 汪榕培 汪榕培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
描述:本文主要谈的是汪榕培先生如何英译汤显祖最有名的剧作《牡丹亭》和《牡丹亭》英译得如何这两个方面。笔者通过具体讨论和译例评析 ,认为汪译从整体上达到了“传神达意”的目标 ,成为《牡丹亭》迄今国内外最
-
释“巫”
-
作者:涂白奎 来源:华夏考古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甲骨文 殷墟卜辞 《周礼 甲骨卜辞 天地神人 《古文四声韵》 《尔雅·释诂》 内蒙古师范大学 祭祀活动
-
描述:释“巫”
-
“乡人”释
-
作者:郭剑东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政组织 论战 周礼 相符合 居民 史实 史籍 课本 上古 注释
-
描述:行政组织那么“乡人”又是什么呢?可以有二解:其一,是同在
-
释“国人”
-
作者:崔大华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 周礼 政治斗争 春秋时代 先秦史 野人 社会力量 政治活动 中行 左传
-
描述:郑于孔之为政也专,国人患之……。甲辰,子展、子西率国人伐之,杀子孔而分其室”。“二子(范氏、中行氏)伐公(晋定公),
-
释“楬”
-
作者:梁光华 来源: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周礼》 《说文解字注》 唐写本 《春秋传》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字典》 莫友芝 汉语字典 木部
-
描述:释“楬”
-
释帚
-
作者:李仁安 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字研究 殷墟文字 罗振玉 汉魏六朝 《周礼》 郭沫若 春秋战国 甲骨文 秦汉之际 《说文》
-
描述:释帚
-
释璽
-
作者:王人聪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兼士 雨声 印章 得声 《释名》 封缄 《周礼 开拆 秦以前 文书
-
描述:沈兼士曾指出不足为据,他说:“以徙释(?),只取谐音(汉代音),别无证验,未足以为确诂也”①。沈氏的批评是很正确的。
-
释hua
-
作者:唐志凯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降神 《周礼 兵器 天官 形声字 质剂 汉礼 文王 王国维
-
描述:;“■”释成“踝跣之臣”,这一说法意近似又有不甚妥当之处。古代“踝”有时与“胫”通。《论语》疏说:“《释名·释形体》:‘胚,茎也,直而长,似物茎也。胫是人股之名。此云脚胫者,谓胫下之近脚者也。”汉人跪与坐
-
释“趁急”
-
作者:钟兆华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敦煌变文 同义复合词 近代汉语 用例 晏几道 舍利弗 常用词 三国志 平话 动词
-
描述:的“趁急”,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如是一词,其意义又是什么? 在近代汉语中,“趁”是个常用词,意为追,逐,赶。这样的用例很多。如 (3)行经三日,遂被单于趁来。(《敦煌变文集》卷一《李陵变文》) (4)黑狗趁兔,岂不可得?(《敦煌掇琐》卷二《晏子赋》) (5)红尘陌上游,碧柳堤边住。才趁彩云来,又逐飞花去。(晏几道《生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