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城管与执法对象之间不应是暴力的比拼
作者:田东红  来源:城建监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管  执法  暴力  摊贩  冲突 
描述:城管队员执法时遭遇不明人员的暴力袭击,严重受伤。袭击者不仅技巧娴熟,还使用对讲机等设备,甚至能在警方控制下逃窜,相关报道称之为“专业暴力袭击”。据此,城管执法人员便怀疑他们属涉黑团伙,其行动是“有组织、有预谋”的。
译著《认知心理学》即将出版
作者:张云  来源:心理学探新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当代认知心理学  科学出版社  现代认知心理学  专题讨论会  组织工作  出版计划  研究领域  研究成果  黄希庭  师范大学 
描述:直接接触了该研究领域的许多理论家及大量的研究资料。他所写的《认知心理学》(1979年版)是一部集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之大成的大学教科书,全面地、完整地总结和展示了当代认知心
哈姆雷特与牡丹亭矛盾冲突比较
作者:冯梦明  来源:商品与质量(科学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  中西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  戏剧  戏剧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牡丹事  牡丹事 
描述: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由于东西方各自文化的差异,在国际沟通与交流中容易产生一些沟通问题,本论文将通过研对《哈姆雷特》与《牡丹亭》这两部戏剧的矛盾冲突,反映东西方思维差异,促进东西交流.
谈《牡丹亭》的戏剧冲突
作者:陈庆惠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谈《牡丹亭》的戏剧冲突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冲突之比较
作者:乔丽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抽象环境  抽象环境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  意志  意志  行动  行动  “情”与“理”  “情”与“理” 
描述:《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的情节都是围绕着自由爱情与封建势力的戏剧冲突展开,在“情”与“理”的矛盾中发展,主人公的自由意志通过自觉行动表现出来。但主人公所处的规定情境不同,戏剧冲突在规定情境
浅析《牡丹亭》的戏剧冲突
作者:赵静春  来源: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  社会意义  社会意义 
描述:汤显祖的千古名剧《牡丹亭》,塑造了杜丽娘这样一位美丽善良的女性形象。围绕这一形象展开的独特的戏剧冲突,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对其戏剧冲突加以探究,并剖析这种冲突蕴涵的社会意义,很有必要。
浅析《牡丹亭》的情理冲突
作者:范香君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情理冲突  情理冲突 
描述:《牡丹亭》借助爱情故事所表达的是情对理的挑战,理想对现实的反抗。但是作者在抒发"情"的同时却摆脱不了"理"的束缚,"情"与"理"的冲突贯穿始终。文章结合汤显祖"至情"观的创作理论,着重分析《牡丹亭
似曾相识与记忆犹新——谈再认与再生
作者:燕国材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再认  再生现象  重新认识  李益  记忆心理学  称名  宋代  晏殊  认知  唐代诗人 
描述:月的时候又飞回来了,这自然令人有"似曾相识"之感,而把它们再认了出来.唐代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的前四句诗,也能很好地说明再认,其诗云:"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李益与外弟儿时本来经常生活在一起的.但由于战乱,分别已达十年之久.现在各自都长大了,面貌、身材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乍一晤面,虽有似
《心理学报》2009年第41卷总目录
作者:暂无 来源:心理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作记忆  心理机制  黄希庭  加工的  眼动研究  作用机制  调节效应  中介效应  儿童早期  认知 
描述:《心理学报》2009年第41卷总目录
昆曲《小孙屠》:传统戏文的现代认知
作者:肖波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孙屠》  昆曲  戏文  《宦门子弟错立身》  传统  《张协状元》  《永乐大典》  《牡丹亭》 
描述:昆曲《小孙屠》:传统戏文的现代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