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高素质的教师应是什么样的
作者:伊永祥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高素质  培养 
描述: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园丁"。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作者:尹明生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维习惯  客观规律  培养学生  主观能动性  陆九渊  三个问题  正确处理  运动形式  因果思维  哲学课 
描述:样使学生养成多问的习惯呢?只有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因果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每事问",问到底.我在教高中哲学课中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时,设计了下边一组问题:为什么宋人违背了客观规律?(学生:沉默)哪些东西能够用人工拉长?(学生:铁条、面团等)哪些东西不能用人工拉长?(学生:动物、植物等)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学生:运动形式不同)宋人为什么违背了客观规律?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因为他混淆了两种运动形式,没有在运动中把握规律.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讨论课堂教学实践
作者:彭永军  来源: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实践  引导学生  解决问题  我国古代  师生关系  讨论法  陆九渊  学生差异  教师  百家争鸣 
描述:我国古代教育家陆九渊指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问是促使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在今天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平等,教学民主,教师尊重学生差异,崇尚个性;而学生应该言论自由,百家争鸣,要达此目的,"讨论法"显然是个好办法。正如一位大师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
王安石论人才的选用与培养
作者:陈霞  来源: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临川  选用人才  选拔使用  文集  人才理论  列选  育人才  建议值  教导 
描述: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为了变法图强,提出一系列选拔、使用、培养人才的建议。这些建议值得加以认真地探讨和研究。王安石关于人才的建议主要有以下三点:
浅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作者:张伟东  来源:学校管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  引导学生  发现问题  高度重视  系统阐述  创新思维  苏格拉底  爱因斯坦  陆九渊 
描述: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早为中外学者所共识。孔子提倡"每事问",他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学者陆九渊曰:"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
培养听真话的耳朵
作者:李配银 蒋海荣  来源:金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神贿赂  行贿者  王安石  语言  领导者  管仲  批评  板子  责任  观点 
描述:近年来,有关精神贿赂、语言贿赂的文章屡见报端,综观这些文章的观点,都是把板子打在了行贿者身上,批评他们对领导是如何花言巧语,阿谀奉承,欺上瞒下。这些行贿者固然可恶,但作为精神贿赂的对象,我们的领导难道就没有责任?
书院的学术研究与人材培养
作者:周铭生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教学  学术研究  古代书院  岳麓书院  读书治学  陆九渊  朱熹  藏书  历史作用  讲学 
描述:,进行考订校勘,以确定图书的真伪,正误和优劣。这些人逐步积累和掌握丰富的研究成果,皇帝请他们侍讲,以质史籍疑义,继而扩大为帮助宫廷宰臣学习。唐代的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即是如此。私人读书治学,待学有所
桃李满园时 当念老园丁——访刘麟瑞教授
作者:仲跻昆  来源:阿拉伯世界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阿拉伯语  老教授  霜叶红  园丁  阿拉伯世界  语法  翻译  新中国  学生  培养 
描述:门,誓不罢休。
教练应是好老师
作者:王瑛  来源:中国体育教练员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运动员  马俊仁  马家军  教练员  老师  队员  曲云霞  培养  农村  训练 
描述:名震世界体坛的“马家军”是由18个小姑娘组成的,其中“老大”曲云霞也才21岁。这些叱咤赛场的运动员,还是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怎么才能把这群来自农村的孩子调教成社会的有用之才?马俊仁既当教练又当老师。
高校教师应是素质教育的楷模
作者:刘笑明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素质教育工作  步伐  高等教育  楷模  唯一  培养  中国  才能  社会发展 
描述:高高校教师的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