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水应是最后手段”
-
作者:焦建 来源:财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呈现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等特点,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经济与生态之间产生了剧烈的用水矛盾。
-
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应是反垄断手段体系中的基本手段
-
作者:刁秀海 来源:山东经济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 反垄断手段体系
-
描述: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应是反垄断手段体系中的基本手段
-
法律手段应是港口行政管理的主要手段
-
作者:陈建华 来源:中国港口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港口行政管理 法律手段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行政手段 发达国家 管理机构 管理方法
-
描述:我们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港口的必然选择。
-
民主只应是实现自治的合理手段之一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村民自治 民主 民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农村发展 农村发展 农村社会 农村社会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副教授 副教授
-
描述:会的良好治理。从中国农村社会的广大和多样性来讲,这一良好治理应该是自治的。
-
陈白沙“为学”思想研究
-
作者:叶蓬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为学 陈白沙 王阳明 湛若水 心学 哲学家 陆象山 探究 思维方法 手段
-
描述:人”。忽略这一点,就无法把握陈白沙哲学精神的实质。这一点乃是从伦理学角度理解陈白沙学术精神的核心所在。蔡元培先生说:“我国伦理学者,多实践家,尤当观其行事。”①这入木三分地抓住了包括陈白沙在内的儒者学和行、学术和人格修养于一体的特点。正是在学术和做人一体的“为学”活动中,陈白沙通过自身对世界、人生的本性、规律的个体性的独特体验,展示了儒家为学的共同哲学意境。以“为学”为哲学活动中心是自孔子以来的儒学传统。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②对此苟子的解释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③程颐进一步解释:“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④这道出儒家学术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实实在在有得于己,在于充实和培养自己人生路途中待人接物、守分尽责的高尚道德人格。滋养此道德人...
-
“廉”字何解?
-
作者:书品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廉” 《周礼》 人民公仆 能理解 头脑清醒 书品 品行 职守 行政 法令
-
描述:人民公仆倡行“廉政”,然对“廉”的含义不一定都能理解透彻.《周礼》记载,“廉”的含义为:“一日廉善,二日廉能,三日廉敬,四日廉正,五日廉法,六日廉
-
我国调频广播的频率范围应是87~108兆赫
-
作者:暂无 来源:广播与电视技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线电 调频广播 频率范围 兆赫 日内瓦 世界 频率规划 广播电视 行政 大会
-
描述:根据1979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作出的规定,世界三个地区的调频广播频率范围分别为:
-
教师应是美的传播者
-
作者:傅立杰 来源:宁夏教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教学过程 传播者 知识获得 学生 陶冶性情 体验 手段 素养 成长
-
描述:教学的审美性,就是教师自觉运用美的方法和手段,以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创造贯穿教学过程,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得知识获得能力,而且从中欣赏美、体验美、陶冶性情,提高素养
-
“廉”的六层含义
-
作者:暂无 来源:党风通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廉” 《周礼》 头脑清醒 组织人事 品行 职守 行政 法令
-
描述:“廉”的六层含义“廉”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周礼》记载,“廉”的含义为:“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廉善”,指能行于事,能获得公众的好评:“廉能”,指能行政令,较好地贯彻各项法令;“廉敬”,指不懈’于位,尽职守责;...
-
迷宫巧填字
-
作者:暂无 来源:东西南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紧张程度 赛船 比喻 横向 黄鹤 事物 迷宫 手段 我国古代 降低
-
描述:横向1.比喻心中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用不实际的办法安慰自己;2.招揽别人来跟自己比试的手段;3.赛船;4.对事物的注意或控制的紧张程度降低下来;5.故人西辞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