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谈昆曲《牡丹亭》曲牌的角色类型塑造
作者:卢晓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曲牌  曲牌  杜丽娘  杜丽娘  柳梦梅  柳梦梅 
描述:《牡丹亭》是《四梦》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也是当时乃至今日广大群众深为喜爱的作品。本文以剧中主要人物的部分曲牌为例,说明了曲牌在塑造人物上的特点及其作用,突出"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音乐效果。
《牡丹亭》中的夫妻群象塑造
作者:杨杉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夫妻群象  夫妻群象  宾主  宾主 
描述:汤显祖尚情而擅曲,在得意之作《牡丹亭》中匠心独运地进行了夫妻群象的塑造。戏曲中的六对夫妻不仅在整体上涵盖了多个社会阶层,演绎了多种夫妻关系,而且六对夫妻三主三次,宾主之间更各有召唤与映射等巧妙关联
从林黛玉形象塑造看《红楼梦》人生价值取向
作者:李献芳  来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林黛玉  形象塑造  人生价值观  宝黛爱情  曹雪芹  贾宝玉  《牡丹亭》  忧患意识  自由平等 
描述:从林黛玉形象塑造看《红楼梦》人生价值取向
《闺塾》的情节安排与形象塑造
作者:万永翔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形象塑  封建礼教  人物形象  封建礼法  《关雎》  《牡丹亭》  文房四宝  环境渲染  矛盾冲突 
描述:《闺塾》的情节安排与形象塑造
浅谈《黄堂愤》的人物塑造及其他
作者:雨林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浅谈《黄堂愤》的人物塑造及其他
论刘绍棠小说的人物塑造
作者:周恩珍 杨九俊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塑造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性格语言  爱情观  刘绍棠  作品  传奇色彩  人物语言  人性 
描述:精神。“月下佬”在这两类人物之间撒下了根根红丝,“剪不断,理还乱”,于是生出种种瓜葛和变故。第三类人物是乡亲们中的父老辈,憨厚,朴实,豪侠,爽朗。从爱情纠葛的角度看,这老一辈常常是“保护神”——成其好事。
如何发挥汤显祖文化,塑造“特色山城--遂昌”
作者:罗阳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文化历史文脉,弘扬先进文化的职责所在,也是塑造城市形象,发展文化经济的重要抓手。那么,该如何更好的发挥汤显祖文化来塑造“特色山城--遂昌”?对此,我略谈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形神兼备 演活人物:浅谈我所塑造的大金番使一角
作者:方建国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神兼备  人物  《牡丹亭》  美籍华人  著名作家  两岸三地  江苏省  艺术家 
描述:由美籍华人、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制作,由两岸三地艺术家及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联合打造的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已走过了五个年头。五年中,在海内外共巡演了一百六十多场。每场演出都取得了很大成功。得
《西厢记》、《牡丹亭》:宝、黛、钗形象塑造的参照体系
作者:陈才训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  《牡丹亭》  《牡丹亭》  《西厢记》  《西厢记》  宝玉  宝玉  黛玉  黛玉  宝钗  宝钗  参照体系  参照体系 
描述:,并暗示了她与宝玉之间的爱情悲剧。
入木三分的刻画——谈《桃花扇》中《却奁》一出的人物形象塑造
作者:邓宁辛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花扇》  人物形象塑造  中国戏剧  《牡丹亭》  《长生殿》  17世纪  16世纪  文化史 
描述:入木三分的刻画──谈《桃花扇》中《却奁》一出的人物形象塑造邓宁辛(一)16世纪末到17世纪末,是中国戏剧丰收的世纪,是传奇艺术得到充分发展的世纪。其中堪称中国戏剧文化史上第一流瑰宝的作品,在继汤显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