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川方言和唐宋诗词格律对应举偶
-
作者:黄建荣 陈志云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言 方言 临川方言 临川方言 语音 语音 唐宋诗词格律 唐宋诗词格律
-
描述:临川方言保留了唐宋时期语音的许多特点,素有"中古汉语活化石"的美誉。文章从方言和古代诗歌的内在联系入手,在粗略介绍临川方言形成和语音特征的基础上,以唐宋诗词为例,考察和比照出临川方言语音与唐宋诗词中
-
论李白的仙道思想
-
作者:曹方林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仙道思想 李白 仙人 道士 学道 黄鹤 玉真公主 金银台 《与韩荆州书》 李白诗
-
描述: 李白一生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为主,兼有释道、游侠、纵横诸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世界观,这几乎是学术界所公认的。对李白积极入世、纵横、游侠论述不少。但对李白一生有重要的影响的仙道思想,亦有
-
“仙城”龙虎山
-
作者:迟道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虎山 苏东坡 徐霞客 陆九渊 唐宋 书法 皮日休 文学名著 赵孟頫 诗词歌赋
-
描述:龙虎山是祖国锦绣山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唐宋以来,就有不少学者名流慕名来此,探幽访胜。皮日休、顾况、苏东坡、曾巩、陆九渊、文天祥、赵孟頫、徐霞客、宋濂等,都在这里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诗词歌赋、书法题刻。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开卷第一回即对它作了淋漓尽致的生动描绘,称赞龙
-
洞仙歌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北宋词人 小山洞 洞仙歌 怀人词 艺术手法 虚实结合 今昔对照
-
描述:洞仙歌
-
郑玄的方言研究
-
作者:李恕豪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言词语 齐鲁方言 郑玄 《方言》 郑注 《周礼注》 楚方言 方言研究 《说文解字》 “其”
-
描述:郑玄的方言研究
-
江西临川方言语音特点
-
作者:左国春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方言 音韵特点 中古音系
-
描述:临川方言是赣方言的代表性方言之一,有“中古语音活化石”的美誉。文章归纳出临川方言19个声母、67个韵母和7个单字调(不含轻声),探析了临川方言声韵调的基本特点,从声、韵、调三方面对临川方言与中古音系
-
辉县方言入声研究
-
作者:师蕾 来源: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辉县 入声 入声舒化 晋语 中原官话
-
描述:结果。
-
浅谈大同方言的入声
-
作者:李伟东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同方言 入声 舒化 促变 变调
-
描述:入声调作为一种特殊的汉语声调,在普通话里已经基本消失,派入其他四声中了,但在晋语中这一特殊的声调却保留了下来,成为晋语方言的一大特色,本文结合大同方言研究的现状及调查人员的发音情况对大同方言的入声
-
浅论方言对抚州采茶戏腔调、唱词、韵白的影响
-
作者:黄建荣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茶戏 采茶戏 腔调 腔调 抚州 抚州 方言 方言 唱词 唱词 韵白 韵白 地方戏曲 地方戏曲 戏曲界 戏曲界
-
描述:方言的运用是地方戏曲的重要特点之一,但这一运用对地方戏的腔调、唱词、韵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目前戏曲界的专题研究还不多见。本文拟以抚州采茶戏为例,对此作一简要论述。
-
《地行仙》对《牡丹亭》的因袭与再创造
-
作者:华玮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地行仙》对《牡丹亭》的因袭与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