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满意义的形式——论胡应麟《诗薮》对绝句的评论
-
作者:余锐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绝句 音律 线性结构
-
描述:刻探讨了格律形式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性。
-
半山绝句当早餐——简析王安石《梅花》
-
作者:李弗不 来源:考试(高考 语文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梅花 恶劣环境 自我精神 结构严谨 简析 绝句 墙角 打击报复 早餐
-
描述:精神,不正是诗人顶住各种反对、阻挠甚至打击报复,义无反顾地进行“变法”的自我精神和形象的写照么?
-
“历代名家绝句评点”丛书出版
-
作者:张明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代名 王英志 艺术特征 题材与风格 艺术特点 永久的魅力 创作背景 民族文化 偶句韵
-
描述:“历代名家绝句评点”丛书出版
-
凌寒独自开——王安石绝句之旅
-
作者:李元洛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绝句 商鞅 政治家 黄庭坚 海军指挥学院 孟子 欧阳修 半山 变法
-
描述:凌寒独自开——王安石绝句之旅
-
王安石绝句的情感内涵和语言特色
-
作者:赵建梅 来源: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语言特色 情感内涵 绝句 人情味儿 色彩词 关注现实 密切相关 仕宦生涯 北宋
-
描述:风格的变化与其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王安石少有壮志,欲与稷契遐相希(《忆昨诗示诸外弟》),二十二岁考中进士,开始仕宦生涯。无论做地方官,还是入京为官,他都全力关注现实。在京担任三司使度支判官期间,上了有名的万言书,提出改革之见,仁宗未予理睬,未能付诸实践。安石还是幸运的,有生之年终于拥有了实现宏愿的机会.从熙宁二年(1069)到熙宁六年(1073),安石任参知政
-
宋贤绝句发古香:评介《宋八大家绝句选》
-
作者:王之江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宋诗 唐诗 中国文学史 教授 范成大 王安石 杨万里 黄庭坚 古典文学
-
描述:仅异于唐诗而已。”可见宋诗作为唐诗的继续和发展,确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成就较突出的是绝句。作诗难,作绝句尤难。但宋人却精于此道,人才辈出,佳制众多。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
深切怀念任应秋老教授绝句二首
-
作者:邱友文 来源:四川中医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任应秋 老教授 绝句 武昌 孝感 巨星 江北 情意 黄鹤 湖北
-
描述: (一) 噩耗传来信未真, 汉江北望巨星沦! 医林痛失擎天柱, 庆有宏章惠后人。
-
秋草独寻人去后:绝句之旅
-
作者:李元洛 来源:中华散文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谊故居 汉文帝 刘长卿 长沙 李商隐 绝句 司马迁 滕王阁序 王安石 唐诗三百首
-
描述: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也使年幼的我凄然久之也心向往之:我何时也能在长沙的巷尾街头,去寻觅西汉贾谊的故宅,敲响他门上的铜环,听回声从两千年前隐隐传来?
-
读王英志《明人绝句三十家赏评》并由此想到一些问题
-
作者:廖可斌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赏评 中国古代 思想感情 中国古典诗歌 珊瑚 艺术珍品 黄山 文学 体裁
-
描述:然,不能有
-
雅丽精绝 言近旨远——王安石绝句《书湖阴先生壁》(其一)赏读
-
作者:张稔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绝句 中国历史 南宋诗人 杨万里 黄庭坚 临川 政治家 两山 花木
-
描述:流俗,每讽味之,便觉沆瀣生牙颊间"(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五)。南宋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