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晏殊与柳永的圣寿词
-
作者:贾先奎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柳永 柳永 圣寿词 圣寿词
-
描述:从圣寿词这一角度,比较了晏殊和柳永二人在表现内容方面的异同,分析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客观地评价了它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且从写作动机方面探讨了二人圣寿词的情感倾向和目的,从而对这一历来较少
-
李浩培:国际私法圣殿内的大法官
-
作者:林海 来源:法律与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国际私法学 大法官 国际法院 国际刑事法庭 学术贡献 中国法学 海牙 凌日 荷兰 前南斯拉夫
-
描述:法院内高高飘扬的联合国旗帜降下半旗,为他哀悼。这位以
-
论“外王”之学在宋代向“内圣”之学的转化
-
作者:李静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圣” 外王 封建统治 董仲舒 传统儒学 王安石 自我修养 《公羊春秋》 宋代理学家 天人感应
-
描述:“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其目的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内圣”与“外王”作为两种不同的治理天下的手段,本来以“仁”和“礼”的思想形式统一在孔子思想中。但是,秦汉以来,在地主阶级上升时
-
巩义慈云禅寺五十三峰圣境图研究
-
作者:孙晓岗 来源:美与时代(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济宗 青龙山 形成发展 曹洞宗 发展史 重要价值 寺院 十七年 佛教发展 碑铭
-
描述:慈云禅寺在巩义境内,原始建筑已毁,仅存古碑残碣五十余件,塔碑铭文四十余块,这些文物对于慈云禅寺形成发展的记录都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和揭示,为研究此寺院的发展史以及佛教在中原的传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真可谓是有补史之缺失,详史载之记述,有着重要价值。
-
象山成圣说与儒家革命精神——道德主体性的张扬
-
作者:苏洁 来源:重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成圣论 革命精神 主体性
-
描述:陆九渊"吾心即是宇宙"一说支撑着其整个心学体系,从道德修养而言这实质是高扬人的道德主体性,重视人之为人的价值取向,因而造就其"人皆可成圣贤"的成圣观,法圣人变为做圣人,这种气质变化促成儒家革命精神
-
三峡巴东,千年文化视野中的灵山圣境
-
作者:邱令钟 来源: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视野 三峡 灵山 王安石 北宋 文化取向 苏东坡 诗词 宋词 楚辞
-
描述:壹巴东多奇峰峻岭,有大河长川,更多岁月风雨……大约三千年前,廪君西迁,拓疆巴国,烽火相接,波伏浪涌。大风之歌没有及时地飘进三峡,魏武之鞭,挥不过长江以南——巴东,远离中原文明,它几乎是一片文化的荒漠。所幸这第一个公元千年即将结束之际,历史穿过
-
“内圣”还是“外王”:重新解析王安石讲学金陵的学术建构
-
作者:杨天保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陵王学 王学 《三经新义》 新学
-
描述:对象——一种极富“外王”指向性的“三经新学”,大有分别。
-
“内圣”还是“外王”―重新解析王安石讲学金陵的学术建构
-
作者:杨天保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陵王学 王学 三经新义 新学
-
描述:对象-一种极富“外王”指向性的“三经新学”,大有分别。
-
圣乐史上的一座丰碑——巴赫《b小调弥撒曲》初研
-
作者:杨峻峰 来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巴赫 《b小调弥撒曲弥撒曲》 圣乐
-
描述:和世俗精神的交汇产生了这部弥撒音乐的巨作,使之成为圣乐史上的一座丰碑。
-
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王安石与杜甫君臣观发微
-
作者:梁桂芳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杜甫 杜甫 君臣观 君臣观 尊杜传统 尊杜传统
-
描述:,强调君应行君道、臣子要以道事君.在两宋特定的时代务件下,杜甫君臣现中忠君的一面被片面放大并得到高度尊崇,王安石的主张特别是其以道事君等观点却屡遭曲解和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