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7)
报纸(34)
学位论文(6)
图书(5)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82)
历史名人 (72)
按年份分组
2014(18)
2013(7)
2010(21)
2009(23)
2008(10)
2003(2)
1981(2)
1961(4)
1959(1)
195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
戏曲品味(6)
东莞时报(3)
淡江中文學報(2)
青年时报(1)
剧本(1)
文艺理论研究(1)
汉语史学报(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戏剧报(1)
粤剧:钗记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品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粤剧:钗记
箫记》散论
作者:段启明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霍小玉  牡丹亭  戏剧创作  作品  代表作  新时代  成就  作者  故事情节 
描述:钗记》取而代之,所以在汤剧研究中一向不被重视.当然,汤氏戏剧创作的成就,无疑体现在“四梦”,尤其是代表作《牡丹亭》之中;但为了深入探讨汤显祖的思想及其戏剧创作的特殊成就,《箫记》作为作者早年
论汤显祖的《钗记》
作者:朱捷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钗记》  霍小玉  卢太尉  《牡丹亭》  李益  审美创造  婚恋悲剧  戏剧创作  艺术创作 
描述:论汤显祖的《钗记》朱捷旷世奇才汤显祖,一生著述甚丰,其《玉堂四梦》(又称《临川四梦》,即《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更奠定了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正如明末评论家王思任所说
柏大师与汤显祖
作者:戴继诚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描述:柏大师是晚明佛教复兴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在弘法护教过程中,与戏剧大师汤显祖结下了深厚友情。他曾对汤显祖寄予厚望,规劝后者皈依佛门净土。汤显祖对柏的人格风范深为景仰,但浓厚的恋世情结决定了他无法苟同
钗”梦醒
作者:乔宗玉  来源:书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霍小玉  李益  汤显祖  当代女性  唐朝  粤剧  现代色彩  一夜情  男女关系  现代人 
描述:这个古典爱情故事。《情话钗》有点"穿越"的意思,唐朝书生李益与名妓霍小玉的离合周折,与现代白领情侣的分分合合,在似与非似之间延续千古男女恩怨。现代人一边看粤剧《钗记》,一边说着自己的爱情,有无奈
我和刘绍
作者:杨广芹  来源:书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小说  文学创作  见证人  散文  出处  苦闷 
描述:。芹妹子是刘绍棠精神上的知己。
打开丰收的大門——中共莒南大店区委書王相平領导改造涝洼
作者:暂无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196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涝洼地  区委  样板田  大湖  水稻  群众  大丰收  源于实践  用水  学习 
描述:(一)找鑰匙七月,正是谷子轉珠,高粱晒米的时候,又下开了連阴雨,滴滴嗒嗒地不断头。潯河的水漾上了岸,东大沟的水往外淌,大店区两万亩西大湖又成了一片明。豆子光露几个叶,地瓜都漂了
箫记》、《钗记》散出选萃论略
作者:吴敢  来源: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箫记  箫记  钗记  钗记  散出  散出  选萃  选萃 
描述:箫记》、《钗记》散出选萃情况表明:万历时期所选戏曲散出,与剧本原本出入不大(尤其是出目),而乾隆时期所定折子戏,大多与原本相去甚远(尤其是道白);万历时期是要把剧本中的精萃散出挑选出来,乾隆
箫记》与《钗记》政治寓意之比较
作者:朱仰东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箫记  箫记  钗记  钗记  政治寓意  政治寓意 
描述:汤显祖在由《箫记》到《钗记》的创作过程中寄寓着其政治思想的转变,这可从三个层面探讨之:从政治批判力度看,由借史隐喻转变到直书批判,批判力度加强了;从问题的解决方式看,以反抗代替了宗教求索,更富
从《箫记》到《钗记》--汤显祖的一次自我超越
作者:拾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霍小玉  自我超越  妇人  传奇小说  早期作品  妇女  李益  唐代  喜剧 
描述:是他对妇女的深切同情,对当时妇女俯仰随人、听人摆布的被奴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