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6)
报纸(65)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4)
地方文献 (31)
地方风物 (4)
非遗保护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22)
2013(7)
2012(17)
2010(12)
2009(12)
2008(14)
2007(11)
2004(4)
1997(2)
1991(1)
按来源分组
楚天都市报(4)
青年报(2)
云南日报(2)
其它(2)
作文通讯(个性阅读版)(1)
东方企业家(1)
人民法院报(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
抚州日报(1)
中国记者(1)
昆曲春化与商品化的困境
作者:郑培凯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商品化  牡丹亭  表演艺术  文化传承  汤显祖  文化艺术  演出  传统艺术  意识形态 
描述:苏州曲家出来改编,以配合苏州一带流行的腔调。当时在文坛上惹起了一场风波,使得原作者汤显祖大为不满,批评改编者不懂他的意趣神色,为了符合苏州流行的昆腔,云便吴歌,破坏了原剧的精神。
从《牡丹亭》说到冯小
作者:朱小平  来源:群言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冯小  冯小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剧作家  剧作家  杜丽娘  杜丽娘  明代  明代  古代诗人  古代诗人  昆剧  昆剧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 
描述:我在不到20岁时,曾发誓通读古代诗人的所有诗集,最后连不是一流诗人的诗集也寻觅来读,汤显祖的《玉茗堂集》也读过。当然,他的诗与他的昆剧还是有差距的。一部真正传之不朽的作品,在发表或上演之后常常能够引起强烈的反响,甚至几百年后艺术魅力一直不衰。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牡
雄朴 骨力挺峭——李瑞清楷书五言联赏析
作者:王跃龙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楷书  五言联  书法艺术  艺术形式  书法技法 
描述:雄朴 骨力挺峭——李瑞清楷书五言联赏析
蹈汤慷慨平生志澡雪忧勤晚岁心:《堂初稿》的思想内容
作者:袁益梅  来源:传承(学术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堂初稿》  思想内容 
描述:李绂是清代一位重臣、学者与诗人.<堂初稿>诗集是研究李绂一生思想、学识、人生经历的重要著述,也是研究清朝康、雍、乾三代朝政、时况、民情的重要佐证史料.通过从拟古抒情、叙事遣怀、酬唱送别、咏史怀古
人生本应是严酷的冬天,没有不请自来的春天:评旦诗《冬》
作者:史文蓉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冬》  冬天意识  严酷  个人命运  时代  承担 
描述:平的个人命运,更表现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诗人的坚忍、顽强、勇敢和对那个时代的承担,以生命之歌驱赶寒冷,期待新春。
蹈汤慷慨平生志 澡雪忧勤晚岁心:《堂初稿》的思想内容
作者:袁益梅  来源:传承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堂初稿》  思想内容 
描述:李绂是清代一位重臣、学者与诗人。《堂初稿》诗集是研究李绂一生思想、学识、人生经历的重要著述,也是研究清朝康、雍、乾三代朝政、时况、民情的重要佐证史料。通过从拟古抒情、叙事遣怀、酬唱送别、咏史怀古
桐城方以智与原禅宗
作者:陈金凤  来源:寻根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以智  禅宗  净居寺  曹洞宗  明中后期  江西  桐城  康熙  明末清初  十七年 
描述:重振原雄风,使之再度成为江南禅宗的重地。方以智与原山的结合,是中国禅宗史上“名僧名山两相宜”的典型案例,考察这一案例,自有相当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国家级昆曲传人张继访谈
作者:刘梦纚 陆怡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张继  牡丹亭  老师  寻梦  演出  演员  苏州  剧团  南京 
描述:问:请您谈谈对昆剧创新与传承的看法张继①:这个问题比较大,谈不好,现在白老师②在做这个事,他做的比较好,因为我们那个时代也是糊里糊涂,我们学的时候是要继承传统,不折不扣的把这个东西(继承
青春版《牡丹亭》 白先勇的春梦
作者:Veronique  来源:普洱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  离魂  离魂  大团圆结局  大团圆结局  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张爱玲  张爱玲  红楼梦  红楼梦  乐感文化  乐感文化 
描述:对面知是谁"一句振聋发聩,固然能震得人心魄颤动,却到底不如"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段能唱得荡气回肠、绕梁三日仍不绝其韵。更何况二八佳人因情而死、因情而生,情主至情,足叫
张继六十载昆曲人生
作者:韩冰  来源:瞭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张继  人生  现场表演  《牡丹亭》  北京大学  《寻梦》  《惊梦》 
描述:4月12日晚,在北京大学“经典昆曲欣赏”的课堂上,74岁的张继为现场300多位学生讲解昆曲旦角的表演。她现场表演了《牡丹亭》中《惊梦》《寻梦》的两支曲子,演唱、舞蹈动作一丝不苟,吸引了所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