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吴会展望两岸和平发展前景
-
作者:暂无 来源:瞭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平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中国国民党 两岸 展望 吴伯雄 习近平 人民
-
描述:6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全体成员。
-
“习吴会”勾勒两岸关系发展路线图
-
作者:吕存诚 来源:台湾工作通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两岸关系 路线图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共两党 中国国民党 吴伯雄 习近平 交往
-
描述:6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作为新形势下国共两党高层交往的一次重要活动,双方就国共两党交往和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达成了重要共识,勾勒出两岸关系发展的路线图,发挥了“定基调、开新局”的重要作用.
-
“习吴会”构建两岸新型关系
-
作者:张帆 来源:福建社科情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管理委员会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两岸 国民党 副秘书长 国家政策 文化传播
-
描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6月13日下午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率领国民党中央访问团。国民党访问团成员包括前副主席詹春柏、副主席洪秀柱、黄敏惠、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苏起、副秘书长兼行政管理委员会主委林德瑞、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执行长蔡政文、文化传播委员会主委萧旭岑
-
“习吴会”具里程碑意义
-
作者:暂无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意义 里程 吴伯雄 台湾当局 代表团 马英九 北京
-
描述:日前马英九刻意会见吴伯雄等国民党代表团一行,而且主动向媒体公布,期许此行能顺利达成交付任务,凸显了吴伯雄此行所具的正式代表性。此一动作,自然正式告诉北京,此团是经过台湾当局授权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因此,这次吴伯雄的访问应该可以被定位为两岸首次的政治接触,而吴伯雄与北京高层,
-
论杜丽娘习《诗》的反理学意义
-
作者:刘冬颖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牡丹亭 杜丽娘 理学
-
描述:是要名教符合人情。
-
杜丽娘习《诗》的反理学意义
-
作者:刘冬颖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反理学 《诗》 《诗经》学 《关雎》 《牡丹亭》 汤显祖 导火索
-
描述: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深闺小姐杜丽娘因诵读《诗经》的《关雎》篇而产生了对于爱情的渴望,被认为是赞美后妃之德的《关雎》,竟然成了引发杜丽娘青春觉醒的导火索,这种大胆的见解充分体现了明代《诗经》学的新气象。明代的《诗经》研究,最见性情,与当时反对程朱理学的学术思潮一脉相通,其反经学的鲜明倾向具有超越时
-
陶成焚画
-
作者:杨新 来源:北京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陶成焚画
-
宗周与成周
-
作者:吴申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国维 穆天子 西征 成周 洛阳 周穆王 历史地理 郭璞 胡应麟 人物故事
-
描述:理之重要文献。《穆天子传》曰:西征“自宗周瀍水以西”,郭璞注:“瀍水,今在洛阳;洛,即宗周也。”古史
-
“成均之法”辨
-
作者:郑祖襄 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司乐 十二律 董仲舒 郑玄注 《周礼 黄钟 音高 中国古代 黄翔鹏 制作过程
-
描述:“成均之法”辨
-
“成就”应是“成”和“就”
-
作者:竺晖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就” 《现代汉语词典》 《水经注疏》 文言文 《说文解字注》 中学语文 现代汉语词汇 长江三峡 熊会贞 课外读物
-
描述:“成就”应是“成”和“就”竺晖人教社出版的中学语文课外读物《文言文选读》第一册节选了邵道元《水经注·江水》中写长江三峡东端情况的几段文章,其中有写黄牛山的句子:“南岸重岭迭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