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宗与八大山人的写意花鸟画
-
作者:孟宪伟 来源:美与时代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大山人 写意花鸟画 禅宗 曹洞宗 艺术创作 参禅悟道 禅机 默照禅 社会现实 顿悟
-
描述:八大山人是清初"四僧"之一,擅长书画,兼及诗文。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八大山人被迫出家为僧,并博采佛教各派之长,寻求顿悟之道,而禅宗对他影响极深。在书画创作方面,他把禅悟融入其中,使其蕴涵无限禅机。
-
中国禅宗在日本
-
作者:冲本克己 蔡毅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佛教徒 日本佛教 文化传播 东亚文化圈 先进文化 中国本土 曹洞宗 唐代中期 异质文化
-
描述:禅宗是生根、成长于中国大地的中国佛教。它形成于唐代中期,在中国全土普及后,又传入构成东亚文化圈的各个地域。现在禅不仅在中国本土,在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也依然存续着它古老的生命。在这些风土各异、文化互
-
乔布斯的禅宗之旅
-
作者:庄秋水 来源:看历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布斯 苹果 禅宗 曹洞宗 禅修 修行 生活方式 美国 计算机 生命
-
描述:上,他默默地走过去,坐下来,紧紧抱住这位老朋友。紧接着两人放声大
-
浅论禅宗对宋诗的影响
-
作者:吴惠娟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宋诗 知识分子 以禅入诗 王安石 宋代文人 宋人 苏轼 世俗化 黄庭坚
-
描述:满禅意玄思的理性王国。万万纷纷祗偶然,老来容易得新年。柘冈西路花如雪,回首春风最可怜.——王安石《柘冈》得丧荣枯事,悠悠过耳风。此身犹是幻,何物不为空.酒圣心常醉,诗穷语更工。小轩搔首坐,斜日满窗红。——任伯雨《独坐》无端流落迫残年,三十南山访老禅。未契安心了难觅,不如同世且随缘。频移竹几负寒日,旋拾松稍炊晚烟。珍重孤云出山去,东西南北一青天。——张元干《别绶老》这些诗都以筋骨思理见长,充满了禅意玄思。在诗人的咏叹中,流露出一种共同的人生空漠之感,一种共同的时代感伤。这些就是前人所说的“以禅入诗”的境界.论者往往从师承关系、与科举制度的关系、与理学的关系及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研究宋诗,而忽视了禅家对宋诗的影响。本文就想以此为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借以就正于研究宋诗的老前辈.
-
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
-
作者:丁以寿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茶道 临济宗 清拙正澄 禅宗 日本禅 日本曹洞宗 荣西 茶文化 径山茶 吃茶养生记
-
描述: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丁以寿日本茶道的思想背景是禅门思想,其礼法来源于禅门寺院清规中的茶礼。可以说,日本茶道出自禅宗。茶道体现了茶禅一味,其核心思想是禅。日本的佛教是由中国
-
桐城方以智与青原禅宗
-
作者:陈金凤 来源:寻根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以智 禅宗 净居寺 曹洞宗 明中后期 江西 桐城 康熙 明末清初 十七年
-
描述:重振青原雄风,使之再度成为江南禅宗的重地。方以智与青原山的结合,是中国禅宗史上“名僧名山两相宜”的典型案例,考察这一案例,自有相当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
第十七讲 陈自明妇科集大全
-
作者:王文玉 丛林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自明 妇人良方大全 中医妇产科学 妇科 理论系统 妊娠禁忌 临床经验 续名医类案 勤奋攻读 月经病
-
描述:甫(或作良父),宋代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部)人。约生于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卒于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亨年八十岁左右。陈氏三世业医,其父祖辈均为大方脉,家藏医书较多,因于家庭的熏陶,使陈自幼热爱医学。他勤奋攻读,十几岁时即显露出医学才华。据《续名医类案》记载:“郑虎卿内人黄氏,妊娠四、五个月,遇昼则惨戚悲伤,泪下数次,如有所凭,医与
-
析洞山禅法(续)
-
作者:企愚 来源:广东佛教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曹洞宗
-
描述:析洞山禅法(续)
-
清代临济宗三大丛林法脉略梳
-
作者:萧淑玲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济宗 法脉 金山寺 天宁寺 高寺
-
描述:寺,梳理其法脉,一窥清中叶以来禅宗传衍之一斑,以弥补一般禅宗史在清初之后的不足。
-
谈八大山人的禅宗思想
-
作者:洪鹰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大山人 禅宗思想 曹洞宗 临济宗 《心经》 题壁诗 山水画 波罗密多 汉族人民 主要社会矛盾
-
描述:谈八大山人的禅宗思想洪鹰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苏轼一从经教的翻译与历代祖师大德的实践修禅来看,在菩提达摩到来之前,中国就有禅学流行,也有禅观之修持与实践。达摩由海上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