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觏的礼论及其现实意义——兼论对王安石的影响
-
作者:杨柱才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礼论 礼论 法制 法制 礼顺人情 礼顺人情 礼思想体系 礼思想体系
-
描述:李觏的礼论提出了以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一礼思想体系包括礼备体用,合内外,礼顺人情,学礼成性诸方面内容。这一礼思想体系表现出密切关注现实的特点,在实践上主张以礼修身治国,在理论上主张复礼以强儒。李觏
-
论析昆剧青春版《牡丹亭》音乐之传统与创新
-
作者:黄慧玲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曲牌 形式 唱腔
-
描述:新发展、研究、保存及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主要对崑剧青春版《牡丹亭》音乐之传统与创新手法,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戏曲创作时如何保留曲牌音乐的体制规范并开创出新的特色与表现风格,延续并发展传统戏曲的新风貌。研究内容包含分析本剧的唱腔风格、主题音乐、主题合唱与乐器的应用等手法,希望藉由本研究,整理出一些曲式内容,提供音乐研究者与作曲家参考。
-
一代通儒李觏论
-
作者:赖功欧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儒 通儒 李觏 李觏 礼 礼
-
描述:思想。《易论》作为其思想基础 ,同时又有强烈的目的论倾向 ,“常”与“变”在李觏那里达成了一种辩证和谐 ;然他更重视“通变疏达”,反对“一本于常”。《礼论》为其思想核心 ,论述了一个完善社会的制度
-
李觏“礼顺人情”的伦理观
-
作者:焦秀萍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伦理 伦理
-
描述:儒家主张为国以礼,礼治是汉代以降历代王朝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李觏言礼是源于人的自然欲求和出于人的内心情感,其实质已触及伦理道德规范产生的真谛。
-
特殊形式的诗歌
-
作者:顿新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文诗 王安石 特殊形式 宋代 顺序读 诗歌 元素 词序 诗体 回环
-
描述:回文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歌,它运用词序回环往复的语句,使全句或全首既能顺序读,又能颠倒吟。这种诗体虽然有些近乎文字游戏,但还确实难作。现略举数例。宋代的王安石就有三首回文诗,其中一首是:“梦长随永
-
《牡丹亭》重言词研究
-
作者:曹传梅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言词 重言词 词类 词类 形式 形式 音节 音节
-
描述:穷尽性考察,对<牡丹亭>中的114个(本文数据均除去重复使用情况)重言词从词类、形式上、音节上作了具体分析.
-
浅谈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
作者:谢秦 来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时代 法制史 中国 礼
-
描述:浅谈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
重新认识儒家的“大同”思想
-
作者:王力军 徐小文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周礼 儒学 大同理想
-
描述:儒家主張以禮治國,而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孔子論及“大同、小康”理想社會。兩千五百年後,大同社會乃是今人的追求。
-
试析孔子对周礼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张安礼 来源: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仁 正名 信仰危机
-
描述:可以重塑国人的道德灵魂,有力促进"转型期"的和谐社会构建。
-
试论明代晚期董裕墓葬建筑文化与艺术价值
-
作者:刘芹 陈小浪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空间 形式 方位 礼制 建筑艺术
-
描述:董裕墓为我国明朝晚期的官臣墓葬建筑,其墓葬建筑形式体现了我国古典建筑文化和谐统一的营造思想,石像生和雕刻等艺术在墓葬建筑中也体现无遗。董裕墓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明代晚期官宦建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