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礼规制:中国古代礼乐制度(三)
-
作者:许结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礼规制 礼乐制度 中国古代 《礼》经 文学研究 周朝 《周礼》
-
描述:中国古代礼法制度以礼治为本,以刑治为辅;以礼治为经,以刑治为权;这一点比较突出地表现在汉代经义决狱,以礼义指导刑法之意义。正因如此,古代王朝建立的礼乐制度广大周备,涉及到人伦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论
-
青铜礼乐 遥感商周礼仪的庄严
-
作者:暂无 来源:台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铜文化 公元前 甲骨文 青铜器 铸造工艺 礼乐制度 遥感 安阳殷墟 出土 礼仪
-
描述:上溯到夏朝,到商代晚期进入了制作技术的鼎盛繁荣时期。从商都安阳殷墟出土的大量青铜器,造型典雅、纹饰精美、铸造工艺精良。从整个中原地区出土的青铜礼乐形器中,可以遥感当年夏商礼仪的庄严与繁复。甲骨文、金
-
《鲁颂·泮水》与先秦礼乐制度的中兴
-
作者:姚小鸥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颂·泮水》 辟雍—泮宫 周礼 孔子
-
描述:本文从对辟雍—泮宫制度的考察入手,通过对《鲁颂·泮水》的阐释,分析了周代礼乐文化在春秋时期的一些演变,指出鲁僖公时期在鲁国一度存在过一个复兴周礼的文化运动。这一发现对于认识儒学的源流,乃至中国
-
礼乐传统: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
-
作者:长北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艺术 传统文化 礼乐传统 孔子 孟子 《礼记*乐记》 《周礼*考工记》
-
描述:统进行改造和扬弃.
-
礼乐教化视野下的周代射礼探究
-
作者:杨兴英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射礼 周代社会 礼乐教化 周礼 文化内涵 礼仪 教育 主要形式 我国古代 礼乐文化
-
描述:的特点,同时其中也蕴含着与周代相关的
-
“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诗源考
-
作者:孙海桥 来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伯宗 胡季犛 衣冠唐制度 礼乐汉君臣
-
描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影响了东亚地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一诗,便体现了附近国家夸耀本国所拥有汉文化的夸耀之情。但是关于此诗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有日人滕木吉说,越南人胡季犛说,明人吴伯宗说,明初
-
杜甫《赠花卿》浅解
-
作者:吴明贤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赠花卿》 杜甫 音乐的美 礼乐 节度使 胡应麟 诗人之旨 杨升庵 旧唐书 骄恣
-
描述: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杜甫在成都写有《赠花卿》一诗: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对于这首诗,历来就有不同的解释。杨升庵认为此诗讽刺花敬马定“僭用天子礼乐
-
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政治思想探源
-
作者:季平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孟子 文集 扬雄 政治思想 圣人 孔子 礼乐 熙宁
-
描述:变法期间,一变而为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的政治对手?历来论者有村种说法: 其一是说,他们二人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所谓王安石代表中小地主和下层民众的利益,而司马光代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这一论点,显然忘却了下列基本史实。就是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旨在富国强兵,巩固封建
-
杜甫《赠花卿》析疑
-
作者:郭世欣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赠花卿》 杜甫 礼乐 杨慎 杜诗 严武 歌妓 李群玉 工部 胡应麟
-
描述:的。本文将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不同看法。
-
杜甫与花卿──杜甫《赠花卿》《戏作花卿歌》解释商榷
-
作者:户崎哲彦 陆建林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赠花卿》 杜甫 唐诗 杜诗 礼乐 胡应麟 黄庭坚 安史之乱 森槐南 杨慎
-
描述:杜甫与花卿──杜甫《赠花卿》《戏作花卿歌》解释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