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鹅湖之会”不是理学创立的标志
作者:陶跃生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朴初  儒家学说  理学  陆九渊  鹅湖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标志  朱熹  唯心主义体系 
描述:1、怍为理学最高
振兴北宋教育的第一功臣——晏殊与北宋教育论略
作者:何绵山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教育  晏殊  第一功臣 
描述:教育鼎盛和人才辈出,是北宋文化发展的关键之所在。而北宋的教育发展与晏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晏殊是振兴北宋教育的第一功臣。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述了晏殊对振兴北宋教育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浅谈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宋代教育发展所起的作用
作者:金耀丽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  改革  学校 
描述:王安石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堪称优秀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不仅对宋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中国教育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许多方面
论宋朝的理学教育思想
作者:王连增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教育  程朱理学  朱熹  理学家  气质之性  事功学派  王安石  教育思想  北宋  宋王朝 
描述:行古文崇儒视为国
朱陆情谊与理学分派:对朱熹哲学范型流变的探讨
作者:沈时凯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理学 
描述:理学中发展为陆王心学一派,且影响到清代。究其实,从宋至清,朱子哲学的形式和内容时或小有变化,但朱熹所建立的理学体系的框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可以说,在历史的沿替中仅仅发生了朱子学范型的流变。
论荆公新学的思想特质、历史地位及其与理学之关系
作者:范立舟 徐志刚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新学  儒家学说  易学  理学 
描述:注经之学的义理之学,其与理学之歧义落实于本体与工夫之上。
王安石、宋高宗对理学的大贡献
作者:汪圣铎  来源: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宋高宗  《孟子》  考试科目  知名度  官方 
描述:宋朝而言,就有李觏、司马光、苏轼、苏辙等知名度很高的人,对孟子的正宗继承人地位提出过挑战,撰文挑《孟子》的毛病。
陆九渊“学为人”教育思想研究
作者:谢铁华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  做人 
描述:“学为人”的主张是陆九渊的教育基本理论。他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核心,做人最重要。他提出做人要先立乎其大志、明辨义利、堂堂地做人、重践道等,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作用。研究他的这些教育思想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专题讨论(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
作者:马勇  来源:未来与发展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教育  调节关系 
描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专题讨论(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
《周礼》六艺的内涵及其在教育上的作用
作者:董金裕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地官》  六艺  教育 
描述:心交融、人我互动。六艺教学合乎五育并进的全人教育,可作为我们今日的取法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