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报应、报应的制约与一般预防:兼论一般预防不应是刑罚目的
-
作者:韦临 流銮 来源:法律适用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般预防 刑罚目的 预防犯罪 罪刑相应 刑法理论 公平与正义 特殊预防 思维定势 目的意义 罪刑关系
-
描述:就在于将犯罪者所承受的刑罚描述为罪犯自身罪过与行为的反致,也就是将刑罚的发动在因果论意义上归罪犯自己。我国刑法理论“罪刑相应”的原则,实质上就是报应观念的直观昭示。“犯多大的罪,便判多重的刑,重罪重
-
也谈持有型犯罪——非法持有应是“作为犯罪”
-
作者:秦博勇 来源:中外法学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法持有 持有型犯罪 犯罪行为形式 持有行为 毒品罪 行为人 否定概念 持有犯罪 第三行为形式 形式逻辑
-
描述:。其中,有学者认为,这标志着一种新型的,既不同于作为又不同于不作为的犯罪行为形式——持有行为的产生。《中外法学》1993年第6期刊登的饶景东同志《议持有型犯罪》中提出“持有是独立于‘作为’和‘不作为
-
法人应是环境犯罪的主体
-
作者:钟澜 来源:现代法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环境犯罪 犯罪主体 法人制度 代理人 保护环境 犯罪案件 公害 法学界 看法 不同意
-
描述: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法学界颇多争论。不少同志认为,凡是法人都不能成为犯罪主体,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法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在环境
-
从《易经》看西周时期的司法制度
-
作者:从希斌 来源:法学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经 司法制度 西周时期 诉讼当事人 刑罚 司法审判 社会生活 周礼 奴隶主贵族 刑事案件
-
描述:社会的生活。这些生活在当时一定是现存着的。所以如果把这些表示现实生活的文句分门别类地划分出它们的主从来,我们可以得到当时的一个社会生活的状况和一切精神生产的模型。因为它不但勾勒了
-
“礼仪之邦”话礼仪
-
作者:李衡梅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仪制度 孟子 论语 《周礼 精神文明 礼记 《左传》 刑罚 礼节 古人
-
描述: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追溯一下我们祖先对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贡献,对增强民族自尊心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不无益处。
-
既怀耻恶 必能改善
-
作者:张若华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后汉书 刑罚 太原 品行 原文 山西 译文 杀头 改善
-
描述::“刑罚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是请求你不要让王
-
关於“辛”及其字族
-
作者:翟万益 来源: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甲骨文字 古文字 《说文解字》 许慎 刑罚 《周礼》 段玉裁 文字学 徐中舒
-
描述:关於“辛”及其字族
-
《周礼》中的刑事法规及其阶级实质
-
作者:陈连庆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郑注 刑事法规 阶级实质 刑罚 司寇 《秦律》 官司 少正卯 官刑
-
描述:篇文章,初步体会到,解决成书年代问题虽然不易,但不是没有线索.如能摆脱一切成见,对书中的重大问题,反复推敲,情况就一定改观.本文就是我的一个尝试.
-
岐山新出(侜关)匜若干问题探索
-
作者:盛张 来源:文物 年份:197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牧牛 铭文 判决书 盟誓制度 西周晚期 奴隶社会 狱讼 刑法志 周礼 刑罚
-
描述:(亻舟关)是1975年陕西岐山董家新出土的一批铜器中的重要器物之一。此器铭文是白扬父所作的一篇判决书:牧牛因上告他的上司(亻舟关)而受到刑罚的经过和结果。铭文反映了西周的刑法和狱讼盟誓制度,在铜器
-
李觏法制思想简论
-
作者:唐代剑 魏殿金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制思想 改革与创新 教化 李觏 精神活动 社会客观需要 最高纲领 思想体系 王安石 刑罚
-
描述:及“修身正心”都必须“一于礼而已”。礼的根本在于确立“丰杀有等,疏数有度。贵有常奉,贱有常守。圣者不敢过,不肖者不敢不及”的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