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03)
报纸(100)
学位论文(11)
会议论文(4)
图书(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9)
地方文献 (13)
宗教集要 (4)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1)
文化溯源 (1)
非遗保护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51)
2013(11)
2011(25)
2010(24)
2009(26)
2008(21)
1996(4)
1988(1)
1985(3)
1983(2)
按来源分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都市消费晨报(1)
音乐创作(1)
赣南日报(1)
各界(1)
通信世界(1)
戏剧艺术(1)
北方文学(下旬)(1)
时代文学(1)
梁园(1)
赠刘
作者:苏轼 周红月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橙黄  作者简介  枯叶  内在精神  柳宗元  唐宋散文  欧阳修  王安石  丰收 
描述:赠刘
金陵四十八的由来
作者:陈圣宇  来源:寻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文化  金陵  八景  南京市  文化研究  地标  刘禹锡  南京博物院  周亮工  乌衣 
描述: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拥有一系列令人骄傲的历史文化地标。几乎每一个历史文化地标背后,都埋藏有一段脍炙人口的人文典故和后世层出不穷的文学叙述。本文着重考察南京历史文化地标——"金陵四十八
不走路
作者:朱丹  来源:汽车驾驶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行  旅游风景  峡谷  王相岩 
描述:“走路不观,观不走路”在太行大峡谷的道路旁你经常能见到这样的警句,它提醒人们不要只顾观而忘记了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消失的南京旧
作者:黄强  来源:江苏地方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京市  铁路沿线  中华门  谢灵运  历史沧桑  王安石  南京城  金陵  小火车  半山 
描述:少了点往昔的沧桑。其实在南京,凝聚历史沧桑的铁路景点并不只
诗中之“”多“风景”
作者:田刚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情感  诗歌  风景  思想感情  表达  自然景物  宋祁  作者人格  张先 
描述:所谓"诗言志",即指诗人借助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但是不同的情境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同是春天,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美景佳句,也有张先的"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天仙
众的复音词观念及其对玄的影响
作者:李玉平  来源:汉语史研究集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  复音词 
描述:学界多误认为《马氏文通》以前中国古代无复音词认识观念。东汉经学家众曾对复音词给予大量关注。玄《周礼注》所引用众所注《周礼》复音词503个,共527条注释,约估玄所注复音词总量的19.7
试论之恒的戏曲表演理论
作者:程华平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之恒  表演理论  演员表演  表演艺术  戏曲活动  表演技巧  角色形象  汤显祖  戏曲表演  现实价值 
描述:在明代万历年间的剧坛上,之恒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戏曲活动家与理论家,他对戏曲表演艺术的评论与见解,不仅被当时的剧作家与演员赞为独鉴,视为知音,而且即使在近四百年后的今天,对演员的表演与培养
逊皋先生说“永字八法”
作者:陈援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永字八法  编纂工作  中华书局  北京二中  著名作家  副校长  刘绍棠  从维熙 
描述:前些天,我去逊皋老师家。老是我的中学老师,后来做了副校长,再后来调入中华书局做辞书编纂工作。他是北京二中深受同学尊敬的国文台柱,广大校友心目中永远爱戴的师长,其中包括他的学生刘绍棠、从维熙、舒乙
侠与王安石
作者:艾农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读书  宰相  江宁  流民  读后  治平  中进士  福建  酒税 
描述:诵读甚觉寒冷,便与杨骥一起登楼赏雪,即景赋诗。第二天,杨骥在王安石面前诵吟侠的诗,王安石非常欣赏"漏随书卷尽,春逐酒
侠与《流民图》
作者:林秋明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流民  居士  吕惠卿  叶向高  熙宁  宰相  朝廷  清代  百姓 
描述:),27岁的侠考中进士,授将作郎、秘书省校书郎。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得到宋神宗重视,担任参知政事(即宰相),积极推行变法。不久,即擢侠为河南光州司法参军,主管民、刑案件。光州所有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