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5)
期刊文章(18)
学位论文(1)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1)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3)
2013(10)
2012(5)
2011(8)
2004(1)
2001(2)
1996(1)
1992(2)
1987(1)
1984(1)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15)
其它(2)
诗刊(1)
迪庆日报(1)
四川地质学报(1)
作家文摘报(1)
党员干部之友(1)
名作欣赏(1)
文史知识(1)
文艺生活:下旬刊(1)
《周礼》中记载的天文、气象档案工作
作者:丁海斌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档案工作  天文记录  周礼  天文历法  记载  占梦  档案材料  天文气象  官员  史官 
描述:和预测天时之图籍。先
晏殊:富贵气象和清婉心态
作者:吴功正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富贵气象  清婉心态  词美学史意义 
描述:格调。这是具有原初价值的词的审美。其词美学史意义应予充分肯定。
晏殊诗富贵气象新论
作者:谢琰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富贵气象  富贵气象  心态  心态  趣味  趣味 
描述:本文从富贵心态和审美趣味两个方面对晏殊诗的富贵气象进行了新阐释.认为:晏殊在心态上重气氛而轻物欲、体富而不观富、怜贫而不处贫,因此其诗多流连而少失落、多体验而少虚拟、多悲悯而少讽谏.其审美趣味包含了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的灾害救助
作者:暂无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灾害救助  国家  夏商时期  “封建”  《周礼》  思想体系  邦国 
描述:容。春秋战国时期邦国之间订立的盟约多把灾害救助列入其中,
千年黄鹤又重来——为庆祝《湖北气象》创刊十周年而作
作者:周家斌  来源:湖北气象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湖北省  气象工作  实用意义  学术意义  气象站  科研工作  天气预报  黄鹤  科技工作者  青少年 
描述:做出了一些有一定学术意义和实用意义的成果.前不久,收到武昌县气象站一位故友的来信,谈到他用我当年的方法制作预报的情况,这使我感到十分欣慰.湖北省气象工作者没有忘记我!
梨花院落溶溶月:论晏殊之诗的富贵气象
作者:唐红卫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诗风  诗风 
描述:作为后期西昆体领袖,晏殊的诗名在当时颇为显著,在内容上,他主要描述雍容富贵的生活场景;在风格上,追求清境、推崇气象,不满于前期西昆体诗人的过于雕琢堆砌、浓艳脂腻,从而导致自己的诗歌取得了清新雅丽
温室效应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是否会诱发“多米诺牌”效应——
作者:傅霖 辛明秀  来源:中国动物保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动物养殖  环境灾害  温室效应  诱发  生产者  决策层  畜牧业 
描述:上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导致畜禽采食量减少,肌体免疫力低下。此时,各类病原微生物便乘虚而入,给养殖动物的健康造成危害。专家强调指出,温度升高导致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加快,微生物在生长繁殖前必然先经过DNA复制,而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因此,温度升高的结果必然会引起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突变率升高。各类病原微生物在突变后其一些生理生化特点也将发生改变,如病原体的存活变异、抗药性变异等。发生变异后,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病毒)将突破其寄生、感染的分布区域进行扩散,形成新的传染病。或是某种动物病原体(尤其是病毒)与野生或家养动物病原体之间发生基因交换,导致病原体获得保护,从而躲过动物免疫系统的攻击,引起新的传染病。据数据显示,未经清洗的动物被毛、皮肤微生物数量可达105~106个/cm2,刚排出的家畜粪便微生...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论自然气象兴感与诗歌审美意境营造
作者:赵超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气象  自然气象  物感说  物感说  审美意境  审美意境 
描述:物感说"中的混沌一体,到唐宋时期"兴感说"中的条分缕析,可洞悉这种作用的历史发展轨迹;另一方面,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主动运用自然气象的意境营造功能,形成了不少凝结历史传统和民族心理的审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