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对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访云南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周
作者:艾晓晴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出版社  多民族文化  执着追求  云南大学  文化教育事业  少数民族文化  青年教育  理论工作者  中国教育学会  民族地区 
描述:双版纳的密林中渡过的。1978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云南大学,4年
肖鹰:春晚核心导向应是维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作者:黄冲  来源:新华月报(天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文化认同感  春晚  肖鹰  中华  导向  语言类节目  清华大学  舆论场 
描述:新形势下,维系和提升全球华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春晚的底线,是要尊重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生活情趣和个人尊严,让人们在乐一乐的同时,没有感到被取笑、侮辱、歧视、排斥。
春晚核心导向应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作者:黄冲  来源:作文通讯(个性阅读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文化认同感  春晚  中华  导向  春节后 
描述:做这期稿子的时候,正是春节后。春晚,也许是我们一辈子的话题。很多人从出生起就看春晚,到今天可能已经不再期待,而只是把看春晚作为一个习惯。
传统文化与创意产业
作者:李昕  来源:群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意产品  文化创意  牡丹亭  文化差异  文化折扣  产业结合  文化产品  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 
描述:勃发展的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贸易逆差依然十分严重,欧美国家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强势地位依然非常突出,我们的文化创意产品在国际竞争
戏曲的老话题:生存还是毁灭
作者:陈培仲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戏曲  中国戏曲  民族文化  本世纪初  社会主义文化  封建意识  优秀传统  《牡丹亭》  《西厢记》  文化意蕴 
描述:戏曲的老话题:生存还是毁灭中国戏曲学院编审陈培仲正如灾难深重而又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一样,中国戏曲磕磕碰碰而又实实在在地走完了20世纪,即将跨入21世纪的门槛。孕育、成长和成熟于封建社会的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本世纪初即交了厄运。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浪高...
乐中魁首“牡丹亭”——海岛特有的丝竹锣鼓形式
作者:王霖  来源:乐器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丝竹锣鼓  海岛  民族文化  诸问题  地区电视  丝竹乐  乐队编制  崇明岛  学术会议 
描述:中也曾经提及。故而今把本人的调查探究心得布之,以供同好参阅。 (一)“牡丹亭”的起源及称谓消代道光、咸丰年间,“瀛洲派”(又名“崇明派”,
马头山下团结歌
作者:永定  来源:民族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家坪  马头山  湖南省  学习环境  永定区  民族文化  科学技术  活动中心  治安联防  乡镇党委政府 
描述:马头山下团结歌永定马头山下的永定区王家坪乡东临桃源,南连沅陵,北接慈利。边界之地,相互插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过去,群众争水占地,互伐林木,聚众械斗,哄抢财产之事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近几年来,王家坪乡党...
谈徐棻剧作
作者:郭汉城  来源:剧本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文化  作品  当代戏曲  中国戏曲  艺术家  汤显祖  个性鲜明  现实感  改编本  艺术形式 
描述:接受过当代最先进的思想——马列主义的教育,具备较高的民族文化的素养;作为艺术家,又有自觉的革命责任感。这些条件使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强烈的思想倾向和丰富
传统文化刍议
作者:聂石樵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儒学  族民族精神  马克思主义  中国文化  《周礼》  我国传统文化  华夏文化  《文心雕龙》  民族文化 
描述:传统文化刍议聂石樵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论述得很明确,毛泽东同志即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形象战略的重要内容:领导形象与中国古代官吏文化
作者:徐仲华 王琦岩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象战略  领导形象  古代官吏  领导干部  民族文化  重要内容  韩非子  领导者  王安石  《吕氏春秋》 
描述:形象战略的重要内容:领导形象与中国古代官吏文化徐仲华,王琦岩领导者的形象,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的外在表现,也是领导干部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的具体表现。各级领导干部是群众的表率,领导者的形象如何,对群众影响很大。(一)领导形象与官吏文化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