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5)
报纸(26)
图书(6)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8)
地方文献 (16)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17)
2012(6)
2011(6)
2010(17)
2007(3)
2001(4)
1999(9)
1998(8)
1995(10)
1983(3)
按来源分组
其它(4)
语文知识(3)
东方艺术(2)
劳动保障世界(1)
北京艺术(1)
湛江日报(1)
中国画画刊(1)
寻根(1)
海南出版社(1)
神州民俗(1)
九九归一澳门出版业
作者:程力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门文化  出版业  中西文化交流  澳门中华教育会  中外文化名人  活字印刷  回归祖国  出版机构  《牡丹亭》  网上书店 
描述:随着澳门的回归祖国,我国出版界的目光也对准了这一焦点,近一时期来,在一批批有关澳门图书相继问世的同时,也关注着澳门出版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 在这个只有23.5平方公里、40余万人口、与祖国紧紧相连的澳门,经过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汇聚和融合,赋予澳门出版业独特的风采。在澳门这块土地
羊年岁首吉羊
作者:文和平  来源:城市质量监督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东新语》  五仙观  西部大开发  羊年  《说文解字》  《山海经》  《太平寰宇记》  哈萨克族  射阳河  十六大精神 
描述:羊年岁首吉羊
时尚去年
作者: V  来源:风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尚杂志  环保  轮廓设计  牡丹亭  推出  回归  女性  视觉  演出  肌肤 
描述:几何未来感的平和过渡也许是怀旧潮的必然回归,2006年的春夏秀场最夺人眼球的就是70年代式的未来感设计了,从D&G的金属腰封,到CHANEL的透明胶裙,就连趁势推出的限量版炫彩珠片眼影,也采用了独特的珠
半山园里沧桑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故居  江宁  海军学院  钟山  道光  罢相  碑文  庚午  东山 
描述:王安石故居半山园,座落在今南京市中山门内侧南京博物院北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退休江宁(今南京)十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他在这里完成了不少学术著作,写过许多优美的诗篇,是我们研究王安石晚年的思想和文学的重要地方。王安石为什么晚年要退休到江宁呢?这就要追述一下王安石与江宁的关系。
汗颜治学
作者:陈方清  来源: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学  本院学报  学术研究  读书自学  嗜好性  王安石变法  成瘾  传统文化  富国强兵  指导思想 
描述:说不上手不释卷,但在先生们的熏陶下也逐渐养成了嗜读成瘾的习惯。有人称读书为“十年寒窗苦”,其实,嗜好性的读书并非如此.虽然有坐冷板登的清苦,不解其味的焦躁,难于
春归三月玉簪
作者:高尚士  来源:家庭医学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簪  古代妇女  草木花卉  王安石  宋代诗人  百合科  总状花序  呈椭圆形  分株时间  盆栽 
描述:,白花黄蕊,散发香味。盆栽置于室内,更是清新雅致,别有风采。 玉簪素有江南第一花之称,我国各地均有种植,常见的品种主要有紫萼玉簪、狭叶玉簪、
说古论今托盘
作者:王喜珠  来源:现代交际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托盘  《周礼》  康熙年间  使用演变  制作工艺  服务人员  日常生活  发明创造  清代学者  并非如此 
描述:说古论今托盘□王喜珠今天,人们多用托盘端送酒杯或茶碗,既方便实用,又典雅高贵。可是,托盘的使用始于何时?有些什么演化?却很少有人知道个中的历史。清代学者阮葵生在其所著的《茶余客》卷十《杯衬之始
千载美味灌肠
作者:陶文台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瓶梅》  《齐民要术》  《扬州画舫录》  猪小肠  宴席菜单  中华饮食  《周礼》  满汉席  干肠衣  文化史 
描述: 中华饮食文化史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宫廷显贵的宴席菜单上,极少有肠类肴馔。商代成汤的美食中未列此物,《周礼》八珍亦不载;楚宫食单不见兽肠,西汉(车大)侄家食遗策百种美食无肠馔,隋谢讽《食经》、唐韦巨源《食帐》、宋司膳内人《玉食批》,明刘若愚《明宫史》、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载满汉席中均无肠类肴馔。
黄鹤归来新楼
作者:向欣然  来源:武汉春秋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黄鹤归来新楼
说长道短编辑
作者:景璇  来源:编辑之友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辑  报刊文章  出版改革  王安石  新民晚报  稿费制  作者  转载  韩愈  新闻 
描述:我觉得可能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这篇文章回避了‘刊登在报刊上的文章’之长短与编辑的关系,把‘刊登在报刊上的文章’短不下来的责任,完全推给作者,这样编辑自然感到轻松。这或许才是这篇文章广为转载的真正原因。文章写道:‘要求报刊多登短小精悍文章的呼声,已经听得不少了,惜乎作者的回响并不强烈,水泡馒头式的长篇依然还占了某些报刊的不少版面,除了写作的技巧问题,按字计酬的稿费制度,是否也是文章短不下来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