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性板体形变曲率法在研究岩石张性裂缝中的应用
-
作者:朱平 来源: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率 岩层 张性裂缝 模型 孔隙度 优势方向
-
描述:型考虑了各个方向的曲率。介绍了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的理论公式 ,并在闵桥油田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应用效果表明 ,刚性板体形变曲率法是预测构造张性裂缝的有效方法 ,三维模型比用二维模型更能客观地预测构造张
-
探究《牡丹亭》经典段落中的潜台词
-
作者:苗雨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潜台词 潜台词 语义 语义 修辞 修辞 语句结构 语句结构
-
描述:思想艺术内涵,深入感悟和品味其经典的艺术魅力。
-
王安石的诗歌谜
-
作者:李刚 来源:写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 木匠 后花园 模型 石榴红 政治家 文学家 风动 北宋
-
描述: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某暑天和王吉甫在室外乘凉,信口念出一首谜诗:“户部丁侍郎,恰似关云长。上任石榴红,辞官金菊香。”王吉甫不假思索,立即回敬两句:“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两首诗谜异曲同工,谜底都是“扇子”。
-
老木匠品诗
-
作者:刘启华 来源:老人天地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木匠 后花园 模型 宰相 宋代 传说 设计 沉思 制作
-
描述:传说宋代王安石任宰相时,一位老木匠为他设计了一套宅院。为了慎重起见,老木匠先制作了一套模型,拿来请王安石过目。王安石看后频频点头,但又沉思了一会儿,在模型的后花园墙
-
“欵乃”应是“欸乃”
-
作者:于世宝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异体字 滑行 误印 现行教材 语义 高中语文 课本 水面 进人
-
描述:高中语义课本第六册四十一页,有“船儿在水面上滑行,只有桨声欵乃,愈增加了一湖幽静。”此处“欵乃”应是“欸乃”的误印。“欵”是“款”的异体字,异体字是不应进入现行教材的。
-
作为戏剧家的李渔
-
作者:徐保卫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戏剧家 独创性 理论体系 作品 名字 语义 汤显祖 短篇小说 知识分子
-
描述:的理论体系。事实
-
“不可一世”本是褒义词
-
作者:倪培森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义词 周敦颐 王安石 贬义 语义 色彩 成绩 词义 工作 学识
-
描述:不可一世,现被人们用来形容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人。如: 此人在工作上取得一点成绩之后,便自高自大起来,不可一世.贬义色彩很浓。但该词的词义却是形容
-
针叶林分发育的加性遗传方差灰色预测模型
-
作者:王琦 来源:广东林业科技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加性遗传方差 林分发育 灰色预测模型 湿地松 灰色动态模型 火炬松 美国黄松 早晚期相关 动态预测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
-
描述: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针叶林分发育的加性遗传方差建立了灰色动态模型并进行了预测分析、目的为林分的早期测定和选择提供参数。初步认为,灰色动态模型在林分加性遗传方差的预测上方便可行,并能为认识林分的发育
-
张性强制褶皱的实验模型
-
作者:M.O.Withjack 陈颐亨 来源:海洋石油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强制褶皱 正断层附近 变形型式 次生断层 苏伊士湾 褶皱作用 浅滩区 实验模型 变形机制 土模型
-
描述:引言张性强制褶皱形成于正断层之上。实例有莱因地堑南端苏伊士湾和挪威近海哈尔腾浅滩区的一些主要褶曲。野外及地震观察表明,如果上优的正断层陡倾及存在拆离断层和/或厚塑性单元使褶皱的地层拆离下伏被断裂的地层和基底,就更可能发育张性强制褶皱。几种变形机制适合张性强制褶皱,包括小规模的断裂和平行地层的滑动。
-
例谈“模型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作者:张胜平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历史知识 引导学生 模型法 历史模型 环状模型 历史事件 王安石变法 图模型 德国
-
描述:史教学的效率,展现历史教学的价值和魅力(如图1)。